
近日,《段建珺剪纸》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据介绍,该书是国内首部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为主体构意,对其剪纸文化及现象进行深刻学术阐述,用30万字、1200余桢(幅)精选代表性原创图片为涵载,历时10年磨砺铸就的一部剪纸文化巨制。作为中国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入选项目和林格尔剪纸选题的重要学术成果,《段建珺剪纸》著者王锦强、张欣宏、段建珺从多重文化空间和繁复多变的社会层面探寻段建珺剪纸现象及其成因,通过段建珺口述史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段建珺剪纸传承与创新和地域、历史、民族、民俗、社会、审美、艺术、工艺、传播、理论研究等多元要素的发生、发展及其嬗变演进过程,进而探汲到传承人极为丰富独特的精神和内心世界,传递出这个大转型时代背景下一位具有鲜明时代属性和浓烈人文情怀的杰出新生代传承人的传承和弘扬现状,也是当下中国在时代巨变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的如何延续民族文化根脉、如何传承和发展的一个特殊案例剖析。
《段建珺剪纸》书影 孔群摄
段建珺,内蒙古和林格尔人,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和林格尔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草原大写意剪纸艺术开创和实践者、剪纸文化学者,剪纸艺术大师。他从1978年开始学习、传承剪纸、泥塑、面塑等民艺,因为天资聪颖被夸赞为“灵人人”。他长期坚守民间文化沃土,大量濒临失传的古老剪纸纹样在他手中得到重生,他的剪纸传承也在四十余年的积淀与淬变中形成鲜明个性,如不断丰富剪纸语言,创造“乱剪”“密剪”剪纸表现技法,拓展和提升了中国剪纸审美空间和美学价值,形成雄厚质朴,古拙浪漫的文化品格和美学气质。多年来,段建珺传承和创作的大量剪纸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奖等各级重要奖励,获首届中国“十大神剪”、中国剪纸德艺双馨艺术家、民族文化使者、内蒙古自治区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幅剪纸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剪纸艺术馆、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国内外各类机构和名家收藏。
《段建珺剪纸》书影 孔群摄
作为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国家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和剪纸艺术大师,段建珺的剪纸传承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关于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及其融合衍生而呈现的多重复合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体量,这是一个亟待去做深入探究的不可再生的民俗文化宝库。
《段建珺剪纸》书影 孔群摄
《段建珺剪纸》名家荐语
长期坚持不懈弘扬推广,段建珺剪纸传承和实践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非遗界一道绮丽风景。实践一次次明证,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下,剪纸传承和实践要想取得成果并不是以从事时间长短为决定性因素,而是要真正的做到在传承上方向明,路子正,不断加强“剪外功”修养,同时要内外兼修,人品高尚,人正则气正,气正则作品正焉。真正地做到在剪纸传承上个人兼具胆气、才气、灵气合而为一,方可担当剪纸传承使命,做到“以剪传情,以剪传爱,以剪布道”,用剪纸回报人民,服务社会,发挥一个传承人应该有的文化历史使命和担当 。为此,我们选编了部分学界学者、专家对《段建珺剪纸》的评介以飨读者。
剪似银马,纸如草原。剪飞纸转,花开万千。
——冯骥才 作家、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段建珺先生长期从事民间剪纸的传承、保护收藏与研究工作,并在创作实践封面卓有成果,为民间文艺工作之功臣。
——潘鲁生 文化学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剪融古今,意臻新境。
——靳之林 文化学者、画家,中国本原文化学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段建珺剪纸》内页
建珺先生:我认真翻阅了你的剪纸巨著(编者注:《段建珺剪纸》),对你的剪纸艺术成就及为此诸多活动我诚挚地为我们中国民间艺术界而祝贺。艺术是需要人来创造的,人又必须在人文历史的背景下传承而产生的。真正的艺术,不可能是人人俱备,那要在千百人中方能出现一位有才智有勇气执着而聪明的那一个:艺术之可贵即在此。
岛里人九十五岁 先让
——杨先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文化学者,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草原剪纸艺术新作,记录人民生活与心灵之美。
——段宝林 学者、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
草原文化守护者。
——乔晓光 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
段建珺是当代剪纸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剪纸艺术吸纳传统与当代,融汇文化与自然,秉持其独特而慧敏的艺术感知力和表现力,勤剪不辍,形成并促生中国剪纸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和境界。《段建珺剪纸》一书的出版,有力地佐证了公众对他剪纸艺术的判断和认知,详实地彰显了他个人对剪纸的深层与全面理解和把握,无论是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题材与主题的暗合,还是从技艺与艺理的递升、才情与表现的贯通,都为我们当代如何理解剪纸和剪纸艺术以及研究剪纸和剪纸文化、赓续剪纸和剪纸审美,提供和打造了资以借鉴和学习的典范案例和模板,当会激活和引领中国当下剪纸艺术创作和研究进入新维度和新领域。
——王来阳 学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原主任
《段建珺剪纸》内页
无法表述第一次看到《段建珺剪纸》时视觉与心灵所感受到的巨大撞击,它像一个辽阔又璀璨的荒野,洋洋洒洒抒写了段建珺饱满的艺术姿态和畅游民间艺术海洋的行动轨迹。孟子有云:“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部作品如果称得上优秀,一定是经过了路遥知马力,慢工出细活的反复推敲,是对大水漫灌的排浪式生产的强力挑衅。该书的品质不仅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双栖双飞,其装帧、材质、色调、工艺、气质更是浑然一体,妙然天成。“每一页,每一行,每一颗字粒,都显示出一种教养的仪态和一个可靠的心地。”让人在触摸到书籍的一刻,就在心理和生理上完美感受到了中国文人品读艺术作品时的豪迈与洒脱。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对美和欲望有无限追求的书籍,其精雕细刻的意义不在于流行,而在于流传,在于给后人留下这个时代最光辉又嘹亮的印记。
《段建珺剪纸》是所有参与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完美致敬!
——王继红 山东省民协剪纸艺委会主任、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剪纸艺术家、
这部倾注著者(王锦强、张欣宏、段建珺)辛勤汗水铸成的巨匠之作《段建珺剪纸》的出版,不仅是段建珺个人呈上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中华剪纸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瑰丽之宝。
——王少丰 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副主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贵州省民协剪纸艺委会主任
《段建珺剪纸》是段建珺团队以传承人口述史形式,图文并茂生动记述段建珺先生个性化的剪纸艺术实践历程及其对草原剪纸文化传承真谛的孜孜探求。一段段文字记忆,一张张褪色影像,犹如回荡在苍茫草原的牧歌,勾勒出原生草原生活的写意图景,凝聚着他对故土乡民的涓涓深情;一个个传承故事,一幅幅精美剪纸,亦如工笔重彩,描摹着他骨髓里,精神中草原生活的神秘画卷,徐徐展开……
——杨兆群 剪纸(金坛刻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江苏省民协副主席
《段建珺剪纸》内页
这部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段建珺剪纸》,集中反映了段建珺倾心于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保护、挖掘、研究过程的集合,全面地展现着一位民俗剪纸文化执着者的一往情深与坚守信念背后孤寂而又充盈的灵魂。
——李崇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内蒙古民协副主席
《段建珺剪纸》成书,是以传统为根须,以情感为纽带,以学者的视角磨炼而成。此书既是当代中国研究剪纸文化的难得专著,也将成为一部研究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教科书,为中华文化增添光彩。
——赵福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除署名图片外,剩余图片由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