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传承非遗文化 留住乡味体验

2023-11-28 14:30 来源: 文旅中国

“基于十九大的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艺为基,以纸为业’打造中国纸艺第一村的目标。”据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非遗文化站项目设计助理郑艳介绍,围绕文旅教三个大方面,石堰村在一期建设当中,选取4个片区作为石堰村的代表性旅游节点,即“一馆一街两片区”的联合打造,为石堰村后续长远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2月24日,夹江县马村镇石堰村村史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夹江县马村镇石堰村村口、千年纸乡牌坊前的村史馆以“振业兴村·纸艺石堰”为主题,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为纲领,通过“纸以何为”“人以何居”“家以何续”“治以何兴”“民以何富”五大篇章,对石堰村及周边碧山村、杨湾村等造纸村落的历史风貌、产业分布、生活民居、造纸工艺、纸乡民俗等方面进行整体呈现,是夹江纸乡文明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一个村庄几千年来的时代变迁,也记载了这一方纸农的生活印记。

“作为夹江本地人,我也是第一次这么深入了解到石堰村的历史,还有很多互动体验项目,孩子很喜欢。”游客李蓉艳说。 据悉,除了五大篇章的集中呈现,村史馆还形成展览、休憩、文创售卖、休闲等不同功能分区的综合性空间,以“吃竹根饭的人”为叙事主线,形成内外联通的体验空间,游客可以在内部展览与外部竹林环境之间不断转换形成体验,以此体验“竹——纸——人”的和谐共生关系。2022年度,在全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以马村镇石堰村村史馆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夹江博物馆群落建设成为四川唯一入选的一等奖作品。

不仅如此,作为是石堰村文旅发展的“智库”的传统工艺工作站——纸文化创意产业片区,面积约4428平米,可以同时容纳100人居住,并配套食宿、展厅、图书室、会议厅、教室等基础性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研学,游学,访学”的需求,是石堰村非遗创新与乡村美育的平台。

另一个片区为张大千寓所民居组团,包括了一处生产作坊和9个院落民居。据悉,这里因张大千曾在这里居住并与当时造纸大户石子清共同改良了大千书画纸而由此得名。现如今,院落民居保存十分完好,是石堰村典型的“产居型”民居。此片区的打造是以“住在博物馆”为规划设计理念,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以“生态人文”贯穿空间的改造,形成“一院一馆藏,一家一主人,一户一书斋”的格局,共打造了9个小型民俗博物馆,形成集展览,接待,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民宿群。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馆一街两片区”中“一街”的枷担桥老街也将“旧貌换新颜”。枷担桥曾经是石堰村最重要的历史商业街,同时也承担着交通枢纽的作用。据郑艳透露,枷担桥重点是打造成为对外展览销售的商业步行街,为之后石堰村二期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商业基础。“通过重塑乡村市集的社会活动,可以加强社会关系的稳定,延续传统的乡村人际关系。”

(图片由石堰村提供)


 


责编: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