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民族脊梁·燕赵扶贫第一书记肖像摄影作品展开幕

2023-01-09 11:07 来源: 文旅中国

日前,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图书馆承办的“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民族脊梁·燕赵扶贫第一书记肖像摄影作品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老馆)三楼展厅开幕。

本次共展出61幅肖像摄影作品,为2020年度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立项资助的摄影项目——《河北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肖像创作》。该项目由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美术摄影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张翼主持并完成。项目用时两个多月,行程13500公里,涉及全省9个地级市、34个贫困县的61个深度贫困村,共采访拍摄61名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旨在通过影像的手段,从61个不同的维度、61个精彩的瞬间表达出61名第一书记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舍小家为国家的脱贫攻坚精神。

参展现场

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就是扶贫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例如“大棚书记孙国亮”,自筹资金为张家口阳原县四十亩滩村建设大棚,甚至把给孩子上大学留的6万块钱拿了出来,还到处打电话找朋友、熟人借钱……大棚建设开工后。孙国亮身先士卒带着村两委干部一起认真学习,很快成长为行家里手。夏天的大棚,温度高达40℃,孙国亮在里面劳动,一干就是一天,双脚泥巴、一身臭汗,谁也看不出他是一名警察。艰苦的扶贫生活,让初进村时180斤重的孙国亮变得又黑又瘦,体重降到了130多斤,两只大手上满是老茧和泥痕。他的感人事迹得到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的充分肯定。他带领的工作队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个人2次被评为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还荣获河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楷模•时代新人”称号,并先后获得“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河北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再如“找水书记”严春晓,2018年3月响应组织号召,克服儿子高中三年最需要指引、爱人工作繁忙身体欠佳最需要照顾的实际困难,带队到河北省最大的深度贫困村——阳原县揣骨疃镇曲长城村“啃最硬骨头”。找到因水致贫的症结之后,严春晓多方协调请来省级专家团队勘察论证。历时四个多月,在半山腰打井,终于将苦咸水变成富锶山泉水,彻底解决困扰全村人28年的安全饮水难题;将荒草地变成特色花果园,贫困人口年均收入实现翻番;将土坯房变成六层电梯楼,生活质量正在巨变;将断头路变成发展致富路,区位优势增强;将落后教育变成一流学堂,毕业班成绩居全县首位;将上访大村变成和谐新村,凝聚力大大增强。曾经萧条衰败、一穷二白的全省最大深度贫困村脱胎换骨,不仅高质量脱贫出列,也实现了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中央主题教育活动指导组领导和省领导实地调研,认为很短时间创造了惊人业绩,是驻村工作队的杰出代表。曲长城村工作队被评为“全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严春晓本人获“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先进个人”“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张家口市脱贫攻坚先锋个人”“张家口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又如“燃尽生命之火,照亮脱贫之路”的第一书记张洪涛,2017年9月19日下午5时许,时任枣强县精准脱贫驻任毛庄村第一书记的张洪涛,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突发重病,经抢救无效,将35岁年轻的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第一线。2016年初,担任枣强县政府办公文科科长的张洪涛同志,响应县委号召,派驻任毛庄村开展扶贫工作,并兼任村第一书记。500多个日日夜夜的真情付出,张洪涛和他的队员带领着任毛庄村民党员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引导贫困户率先在全县搞起光伏发电,号召贫困户发展棚菜种植增加收入,加大村基础投入,硬化街道600多米……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宽了,村容村貌变了,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从2016年的30户65人下降到了6户16人,沉甸甸的业绩单上满载着这个“80”后第一书记舍身忘我、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张洪涛同志以实际行动为广大驻村干部树立了榜样,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扶贫之歌、奉献之歌……

参展现场

本次展览通过一幅幅精美的肖像摄影作品,生动再现了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顾全大局,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的拼搏奉献精神。他们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将永远镌刻在人民群众的记忆中,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理想和信念,继续攻坚克难,听党的话,跟党走,持之以恒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展览海报

(图片由石家庄市图书馆提供)

责编:杨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