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5月,“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2000—2020)”在深圳华·美术馆开幕。据了解,这次展览是2000年日本设计活动家长冈贤明提出“长效设计”概念以来,举办过的最大、最综合的展览。展览囊括了20年来“长效设计”理念在不同阶段、不同角度的思考与实践。因为在中国举办,所以增加了“长效设计”在中国的实践部分。不久前,“长效设计”展在上海明珠美术馆进行巡展,沿袭了深圳展的大部分内容,中国的实践部分有相应调整。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生活都是在和自然的共生中进行的。这种与自然为友的生活方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的文化形态,甚至是哲学观。工业革命之前,“可持续”这一理念也许并不存在,虽有一个更为通俗的说法“惜物爱物”,却多源自生产力低下所导致的物质匮乏。所以说,不同的消费观念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塑造的结果。
时至今日,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革命使生产与消费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一些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国家,为刺激消费而制造出的场景比比皆是,人们往往乐在其中。经济全球化以来,消费社会更新迭代,尽管国与国的发展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国家的消费观念都被社会——特别是其中的资本逻辑——所裹胁。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因贴近产业和具体的消费品而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长冈贤明提出的“长效设计”理念直面上述问题,希望对时下的消费观念进行及时的引导,同时,也是对上述服从资本逻辑的“设计”理念的审视、反观,以及“纠正”。“长效设计更加贴合生态系统,没有牵强的形式或过度的人工雕琢”,它是一种“不设计”的设计。究其本质,对“长效设计”的倡导与实践是一种社会设计。换言之,“长效设计”着眼的是对当下社会所塑造的消费观念的“重塑”,使不负责任的生产与消费欲望重归理性,重归环保、诚实、克制、友善和可持续。
一种理念得以深入人心,依靠的不是理念本身,而是实践。“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是一个完整的知行体系,从其诞生的2000年算起,迄今已有22年。就其诞生地日本而言,消费社会已历经多次迭代,步入了更注重共享意识、环保意识、国家意识和地方意识的时代。而中国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简而言之,2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得我们对“长效设计”理念的学习和践行尤为急迫。
回顾过去20年,在地方设计中,长冈贤明可谓是最重要的一位。2000年,长冈贤明发起了设计与环保融合的D&DEPARTMENT PROJECT,并在东京的世田谷区开了第一家选品店。之后的2009年,他发行了旅游杂志《d设计之旅》。尤其是2012年,长冈贤明在东京涩谷创立D47,一个集美术馆、商店和食堂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更加确立了他以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为架构,把发掘地方文化以及长存于当地的设计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通过这次展览,我们能够看到,长冈贤明对每一个地域都公平、均等地看待,通过组织地方设计的发布、地域观光手册的出版和举办相关的展览、地方长效设计产品的贩卖和地方食物的研发来寻找日本的地方之光,从而“一公分、一公分”地提高整个日本的文化力和竞争力。
回到“长效设计”在中国的实践。“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是我们在这几年乡村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路径。在这次展览中,碧山工销社、《d设计之旅·黄山》、夏木织物、“klee klee”的独龙毯等项目是我们向城市输出的乡村价值的部分。乡村价值本就根植于地方之中,我们在乡村工作的重点也在于如何发掘地方文化、地方价值从而振兴地方。这其中,碧山工销社的创立值得一谈,因为它包含了长冈贤明和我们合作开设的D&DEPARTMENT加盟店,是我们推广“长效设计”的重要窗口。
碧山工销社原址为建于1964年的安徽黟县碧山村供销社。之前,我们在黟县进行了当地民间百工的调研、展览和出版,所以把“供”改成了“工”,以呼应我们提出的“百工计划”。2017年初,碧山供销社被改造为拥有出版、展览、演出、零售、餐饮、住宿、驻村、手工艺体验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文化空间。2018年,我们和长冈贤明合作开设了D&DEPARTMENT中国首家分店黄山店。这也是唯一一家真正开在偏远乡村的D&D加盟店。可以这么说,D&D店铺的选址并没有遵循所谓的商业逻辑——选择优质的商业地段,而是迁就志趣一致的合作伙伴,甚至故意开在较为偏僻的地方。长冈先生在《开店术》一书中就特别提到,希望把D&D开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因为偶然路过而产生的消费冲动。就黄山店的开设而言,在长冈贤明看来,是有一小群人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做着跟他类似的工作,他因此受到感动,从而决定去帮助他们。
既然商业逻辑不是优先考量,那么追求利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长冈贤明一直对过度商业化抱有警惕。事实上,D&D店铺心目中理想的客户是清晰了解自己的需求,特地前往店铺去选购,以及认同“长效设计”理念的人。此外,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地方的魅力,最好是去到那个地方,去购物、品尝、体验。所以,每间D&D的店铺都设有咖啡馆(餐厅),因为品尝到地产地销的食物,是了解一个地方最直观的体验。在通过食物传达地域文化与节气风物的同时,D&D店铺还能成为人们轻松共聚、举办文化交流分享会的场所。可见,D&D店铺已经溢出了杂货店的概念,成为地方文化交流和学习的活动体。在韩国济州岛,D&D更是新开出了住宿空间D ROOM,便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此小聚,学习并交流“长效设计”的心得。从这个意义上说,D&D店开在偏僻的皖南乡村就容易理解了。
此外,这次展出的“夏木织物”是一个关于“浏阳夏布”的复兴项目,在设计师易洪波的帮助下,当地手艺人在工艺和设计方面都有不小的进步。独龙毯则是云南独龙族的特有织物,在一些社会机构的帮助下,“klee klee”作为主要操作方,在前期调研、织女培训、设计升级、生产组织和推广销售等各个环节做了很多工作,至今已发布5期产品,有近30名当地织女参与织布。我们把这样一些地方的文化、乡村的价值,通过展览介绍给城市观众,希望搭建城乡资源联结的桥梁,特别是在寻求城市资源助力的同时,为城市打开通往乡村的窗口,提供多元化的价值参考。这也是举办“长效设计”展览的题中之义。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理念的重要性开始被更广泛地提及,并慢慢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尽管中日两国的发展阶段不同,更有不同的社会环境、消费理念和公众教育水平,但希望通过对“长效设计”理念的学习和在中国进行在地化的思考与实践,寻找到更多的认同者和践行者。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城市化和商业化的价值观之外,从“长效设计”的理念出发,敬畏自然和生命,尊重地方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多样性,重新发掘另一种事关人类幸福的价值观。
(作者系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