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史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中,红色金融文化是重要内容之一。红色金融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展现出丰富的时代内涵。红色金融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和具体体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作风、革命精神和传统等在近现代中国红色金融发展栉风沐雨、金融人艰苦卓绝奋斗征程的有力证明。将红色金融文化融入高校财经类专业思政课程开展的全过程,通过构建全员参与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空间、开展红色金融田野观察和实践调查、建设红色金融案例库、挖掘和弘扬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内涵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将育人和育才深度融合,对于国家未来的财经储备人才永葆红色金融底色,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通“课堂与课外”界限,构建全员参与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空间。通过搭建“大平台”、调动“大师资”、打造“大课堂”,提升红色金融文化融入财经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系统性。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等的专业理论和实践优势,全员协同合作构建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思政大师资体系,通过专业理论学习、调查、实践等方式传播红色金融文化,让红色金融文化感染学生。同时,红色金融文化融入财经类学生专业课程,可以和思政课进行一体化设计和精心融合,配合课堂主阵地,充分发挥全员“大师资”在思政教育全过程的多元优势和差异化作用,拓展课堂与课外的空间和边界,融合线上和线下、兼顾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构建财经类思政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思政课程空间和大平台,不断搭建与财经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模块。
开展红色金融田野观察和实践调查,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有机融合和衔接,将红色金融文化教育延伸至田间地头和生产生活,推动思政课堂和社会实践同频共振;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红色金融文化元素,并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中有效运用。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让青年学生掌握红色金融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规律,并从其中凝聚智慧力量,更加深刻体悟、坚定传承和弘扬党的红色血脉,进一步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这既能锤炼青年学生的品格、涵养他们的学识,让他们厚植经世济民、兴邦立国的家国情怀,又能锻造他们求真务实、诚信守法、廉洁笃行、扎根基层的职业素养,为未来投身金融行业实践、切实推动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打好人才基础,对专业教学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
打造“覆盖普遍典型,凸显区域亮点”的红色金融案例库。精心遴选史料真实、直观可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红色金融故事”及区域特色的“地方红色金融故事”,构建金融理论和思政理论相融合的红色金融案例库并深度融入财经类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继承红色金融文化的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至真至深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奋斗作风,以坚定文化自信,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涵养核心价值之“源”。如通过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典型案例——“广西田东金融扶贫案例”的推广,引导青年学生理解金融理论的运用、理解金融行为的历史意义,并关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通过课外指导学生开展政企实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红色金融文化用红色彰显基因和旗帜,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战线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激励青年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挺膺担当的文化密钥,高校财经类专业应主动将红色金融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通过了解红色金融历程,增强财经类大学生对金融文化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行动指南。作为高校财经类课程思政的重要构成元素,红色金融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人民至上、奉献社会的价值理念,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道德操守和恪尽职责、公平公正的法治素养,与青年大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和本质一致,将红色金融文化融入高校财经类课程教学,能够将引导学生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财经类教育的政治属性要求,同时能够通过鲜活案例对思想理论和实践场景进行有效融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红色金融文化根植于中国的土壤,生动诠释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对其进行完善,通过将其融入高校财经类教育,把红色金融文化基因火炬传递至未来的财经储备人才,才能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行稳致远。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讲师;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23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数字化领导力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023SZ207)、广西财经学院2022年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近现代金融史》阶段性成果]
责编: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