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始终与党的事业同行同进。根据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民众文化水平和接受心理,制定相应的标语进行宣传发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举,是中国革命史的独特文化现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文物局安排部署、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领导下,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承担了全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取得丰硕成果。
山东无论是建党初期的传播革命火种,还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积蓄革命力量,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沂蒙精神,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砥砺奋进风貌,都留下了旗帜鲜明的标语,如同点点星火绽放于齐鲁大地。
山东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等馆藏单位珍藏着这样一些传单和旗帜。“铲除不平等条约”“不与英日作工”“收回租借”激昂慷慨……工人和学生不仅是五卅运动的号手,更是冲锋陷阵的敢死队,一代“新青年”得以出现和成长。“驱日兵出奉!请段贼滚蛋!革命!倒段!!反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日寇也快要死亡”气吞山河,极大鼓舞了中国军队及各界群众的抗日热情,促进了全国一个又一个抗日高潮。“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面向战争走向前线,一切为了前线胜利!”众志成城,齐鲁大地支前的车轮滚滚、碾磨飞转、担架如流,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就能构筑起固守家国的铜墙铁壁。“大家要和平,不当蒋家兵”“欢迎放下武器,退出内战!”直击心灵,为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举行起义或接受和平改编,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位于临沂市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是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土生土长的“抗大”式干部学校,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罗荣桓、朱瑞、黎玉、郭洪涛等都曾在这里指导革命工作、组织开展抗日战争。如今大门两侧依旧保留着当年留下的“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最后胜利”标语,中国人民正是利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是胶东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丰碑;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沂蒙精神的红色地标;泰安抗日烈士公墓是粉碎日本侵略者残忍行径的历史见证;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是保卫“渤海走廊”赫赫战功。“为人民事业而死无上光荣”“烈士的鲜血唤起千百万人民的觉醒”“踏着烈士们的鲜血迈步前进”……调查组走过大大小小数十个烈士陵园及纪念地,无不是一次次心灵的洗涤。长眠的烈士们曾是鲜衣怒马的少年、是踌躇满志的壮年、是含饴弄孙的老者,却终是一位位争取民族解放在战场上浴血拼杀的勇士。
为了尽快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等标语耸立在厂房、烟囱之上。尽最大的努力把建设搞得快一点,以争取更多的主动,是当时全党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一些酒厂“饮水思党恩 幸福念国情”“抓革命 促生产”是老一辈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更是国家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旧中国是一个水患严重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着手治理水患。“一定要根治海河”开创了新中国治水兴水的新篇章,“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拉开了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第一个大工程的帷幕。山东省打渔张灌区引黄闸向世人展示着山东人民变“害河”为“利河”的伟大壮举,齐河县赫庄排灌闸、兖州区兴隆庄街道南大桥……如一颗颗散落在齐鲁大地上的水利明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在沿岸各地干部群众的实践中开花结果。
鲁中和胶东半岛以山地丘陵为主,自古用水困难靠天吃饭。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各地政府带领下,百姓们手挑肩扛地完成了一处处水利工事。邹城市双庆扬水站、淄川区太河镇赛龙引水渠、坊子区穆村五孔渡槽、胶州小草泊村胶河调水工程水渠等都有效解决了山地环境下饮用供水、灌溉和防洪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愚公精神”是那个年代改天换地的力量源泉。当目光沿着一层层青砖细数岁月,眼前的高耸是劳动人民的手造,从穷山恶水到沧海桑田,最伟大的是人民。
“供销社”是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经济产物,“保障供给 发展经济”“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为人民服务”等标语刻画在河口区义和供销社、平原县刘屯供销社、阳谷县七级运河古街生产门市部等的外墙上,它们在经济困难的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物资极度匮乏之时,实现了平均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不仅起到了稳定物价的作用,而且还避免了经济混乱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八一六战备电台旧址位于沂源县鲁村镇大山中,是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国防需要,由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将军亲自选址兴建,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备电台。“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 备战备荒 为人民”“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等大量红色标语生动展示了过去不为人知的历史岁月,诠释了建设者和广电人绝对忠诚的品格、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泰安火车站是一座110多岁的德式建筑,古典、美丽而挺拔,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泰安第一个支部的旧址,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也曾在此停留。2021年在实施修缮工程时,发现内墙抹灰层下覆盖着长长短短15条毛主席语录,都在此次工程中保留并展示了出来。“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反映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励精图治的情感,撼人心魄,催人奋进。
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山东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资源底数、保存状况和管理情况,为实施全国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提出科学依据。翻阅岁月斑驳的历史长卷,我们有责任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和图片提供单位均为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