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前不久,有幸观看安徽演艺集团出品、安徽歌舞剧院制作演出的音乐剧《有一天》,感觉以时尚的西方艺术形式演绎红色故事,让观众经受心灵洗礼,可圈可点,令人耳目一新。
从表现主题看,该剧着力弘扬革命文化,充满了正能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该剧以我党早期情报工作者为主要表现对象,塑造了坚定、智慧的英雄群像,讴歌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众所周知,音乐剧是一种结合音乐、舞蹈、戏剧元素的独特艺术形式,起源于欧洲,因富于喜剧色彩,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众欢迎,其中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的演出最为密集,且呈现不同风格,前者较多地受爵士乐、踢踏舞、喜剧性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影响,偏重于谈情说爱及幽默风趣,后者则更多地与轻歌剧、话剧,特别是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舞蹈方面更贴近芭蕾舞。我国本土的音乐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也在逐步发展,除了将外国经典改编成中文版外,也推出了一批原创作品,其中包括革命题材的作品《火花》《血色湘江》等,这可以说是中国特色。运用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来诠释伟大建党精神,更易为年轻人所接受。安徽演艺集团着力打造这部剧目,充分体现了国有文艺院团弘扬革命文化的使命担当,也彰显了其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故事情节看,该剧可谓跌宕起伏、动人心弦。该剧主要描述严向晖、李振荣、吴笛等地下工作者分别以机要秘书、电报股股长、通讯社社长等身份打入敌人要害部门,与情报科科长许连城等巧妙周旋,在叛徒黎明即将出卖我党重要信息的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果断处置,及时化解风险,避免我党中央机关遭受重大损失的故事。整个作品以1931年4月下旬的历史事件为原点,突出革命者的勇敢和智慧,也兼顾了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的情感、生活。经过主创人员的精心设计,紧张与急迫的情绪一直弥漫全剧,革命者身份会不会暴露?叛徒会不会供出重要情报令党中央受损?几位革命者会不会被捕?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观众心中,直到结束才长舒一口气,可谓环环相扣、惊心动魄。
从歌曲、台词、音乐的表达效果看,该剧可谓特色鲜明、层次丰富。每个角色的歌曲、台词、音乐都与其身份、品行、性格互相交融,也推动着剧情的展开。3位革命者的调子主体是铿锵明亮的,间杂着舒缓、深情,反映了革命者昂扬向上的斗志和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印象最深的是全剧主题曲《有一天》。3位革命者多次倾情演唱,“有一天,我们摘下面具”“有一天,山河大地无恙”“有一天,当光明驱散黑暗”……歌词文采飞扬,旋律优美流畅,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集中展现了革命者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对光明的强烈向往、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信仰的如磐坚守,昂扬向上、感人至深。
从舞台呈现来看,该剧可谓立体多元、富有感染力。该剧吸纳了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音乐剧场景转换多样的经验,舞台以两层呈现,中间有廊桥和楼梯连接,使得时空和场景可以迅速转换,上海、天津、武汉等多个地点,咖啡店、舞厅、街巷、宿舍、办公室、码头等多个场景在舞台上适时变换,使人物在不同空间进行交流产生共鸣成为可能,从而艺术化地展现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加上灯光、音乐的烘托,给人以沉浸式大片的感觉。舞台中间穿插的电子字幕进一步交代了时空变化,与演员的表演、舞台的转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较高艺术水准且具有探索意义的音乐剧佳作,个别地方还可以再斟酌、打磨。比如,剧情的交代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最后一段重现3人在电影片场的会面,切入得有点晚,有些令人不明所以。再比如剧中有段歌词“我像一只飞蛾,转身扑向烈火,燃尽我的生命,散发着光和热”,其中飞蛾的用法建议斟酌,可考虑用蜡烛来替换。相信这部剧经过进一步打磨,会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