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优化,文旅市场复苏趋势明显。为抓住政策利好窗口期,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前部署、提早谋划,率先推出“六个新”等一系列新行动、新举措,全力推动西安文旅产业在复苏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西安要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立足繁荣本地游、拓展周边游、创新跨省游,将以文旅产品多元化、业态时尚化、场景全域化、推介精准化为重点,以推出新产品、壮大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叫响新推介、做精新文创、做实新消费等“六个新”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文旅发展,以最强的冲劲和速度推进各项工作做实做深。
西安文旅行业紧抓时机率先启动
12月2日,一年一度的携程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西安凭借2022年在文旅市场上的突出表现,收获“2022年度热门目的地”奖项。在最新出炉的携程2022年度口碑榜单中,西安也成功上榜人文古迹目的地、温泉泡汤目的地榜单。西安通过发掘创造文旅消费新热点,举办文旅惠民活动,让更多民众参与到丰富多元的文旅体验活动中。进一步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能级,为全市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
“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逛逛充满大唐氛围的古老街区,瞬间有种穿越到盛唐的感觉。”12月8日,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景区刚恢复开放,就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慕名打卡。12月10日上午10点,“开市喽!”一声鸣锣后,重新开业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迎来热闹场面。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熟悉的秦腔和浓香的陕西美食味道扑面而来:五一大包前排起了长龙,怀旧和潮流在这里碰撞,吸引众多90后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西安涉旅企业已基本恢复经营,在携程、马蜂窝等平台上,陕西本地的雪场门票预订环比暴增560%,来自周边的冰雪酒店预订环比也大涨155%。其中,西安游客预订雪季的冰雪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1310%。近五成的滑雪用户选择预订间夜单价700元以上的酒店。各项数据显示,西安文旅行业复苏已率先启动。
“六个新”创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新举措中首次提出包括推出新产品、壮大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叫响新推介、做精新文创、做实新消费在内的“六个新”工作,不仅为文旅行业复苏吹响了“冲锋号”,也为明年的文旅创新发展打开新局面,激发城市文化新活力。据了解,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落实“六个新”等2023年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六个新”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
截至目前,长安十二时辰累计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超百万人,全网曝光量突破百亿,占据抖音、微博全国热搜榜TOP1,央视新闻联播、央视经济新闻联播、央视中国新闻栏目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全球百余家媒体竞相宣传报道,一举成为2022年全网最热打卡地,再次让文化陕西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聚集老城区、白鹿原、生态旅游和夜游经济,“六个新”未来可期
接下来,西安将从三大方面落实“六个新”。一是推出新产品,聚焦老城区、白鹿原、生态旅游三大板块和夜游经济,面向本地游客推出50个微度假旅游目的地、100条微旅游新线路,面向海内外游客推出“历史文化穿越之旅”“乡村度假体验之旅”“科技探秘研学之旅”“体育康养休闲之旅”等一批高品质、多层次精品旅游线路。依托曲江文旅、西旅集团、陕旅集团、陕文投等四大本土文旅平台,强化省市区三级联动,串联片区和跨区线路产品,增强旅游消费新动能。
二是壮大新业态,将发展沉浸式文旅体验,引导各类文旅场所培育新业态,增强文旅消费科技感、时尚感和吸引力。推动“文物+文旅”融合发展,做精文博文创、做大特色研学、做强文博品牌,让文物“活起来”。实施“西安露营品牌扶持计划”,有序发展露营经济,打造一批精品露营地,引领休闲新风尚。鼓励发展数字藏品,抢抓区块链、元宇宙新赛道,满足时尚消费需求。
三是打造新场景,将串联旅游景区、文化街区、文创园区、特色社区,优化“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打造全域旅游新场景,延长旅游产业链、消费链。以4个国家级、7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重点,联动老钢厂、大华·1935、老菜场、烟火巷子、机车公园等板块,优化提升夜宴、夜游、夜购、夜娱、夜宿、夜演等消费场景,做精夜游经济。
此外,还将叫响新推介,做精新文创,做实新消费。统筹线上平台、文旅企业、文旅部门三方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动惠民利企、共享共赢,全力加快文旅市场复苏。完善全市文旅行业监测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文旅数据直报系统,推动文旅消费场景应统尽统,加快形成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旅游监测体系。
“六个新”工作将为西安迈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更多发展新动能。围绕“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新推介+新文创+新消费”的政策创新、资源整合、品牌营销、业态消费,以及电竞体育等新兴产业的文旅融合发展,未来的西安,将持续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等待世人去感知、去体验、去共同融入。
(相关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