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月9日,中国戏曲学院师生走进西演·三意社,双方就合作创排剧目《军梦》进行深入细致地交流。
11月11日中国戏曲学院(团委)、百年西安三意社合作创派剧目交流会暨中国戏曲学院第二十九届12·9戏曲节参赛剧目、戏曲文学系“创作思政”优秀剧目《军梦》研讨会在曲江演艺大厦召开。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教师党支部优秀青年教师韩萌博士,中国戏曲学院团委第二课堂负责人张琪,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本科生刘天泽、田浩然,戏曲文学系本科生王雨涵,戏曲导演系本科生康乃方、胡锦辉,西安演艺集团艺术委员会主任助理雷婉誉、西演·西安三意社总经理助理刘戈兵、张崇学,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张涛,西北琴师米春胜,国家一级演员康亚婵,青年导演李晓娟,青年作曲郭本龙、赵晓博,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张佳璇参加此次会议。
张崇学代表三意社对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谈到,西演·西安三意社是一家有着128年演艺史秦腔剧社,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又重视剧目创新,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百年秦腔剧社,在西北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三意社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进文化交流互鉴,在传统戏剧载体与当代舞台艺术呈现结合等多方面作出诸多努力。希望双方能够以此次剧目创作为契机,搭建名校与名社,教学与实践交流合作共建平台,共同促进秦腔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韩萌简要介绍了戏曲文学系的教学情况,并转达了系领导班子对三意社共同育人工作的感谢。“创作思政”是戏曲文学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也是孵化新时代优秀主旋律剧目的园地,本次《军梦》创作的可喜成绩为未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双方将围绕剧社口述史、历史溯源、名家访谈、表演特色及研究、田野调查、剧目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实践合作。
张琪介绍了中国戏曲学院12.9戏曲节及戏曲创作的重要性,代表学院学生处、团委希望未来能够和百年三意社进行合作,从而推出更多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佳作。
刘戈兵指出,三意社即将成立秦腔艺术传承研究中心,在秦腔流派的认定与研究、三意社现象研究、非遗剧目传承创新、中西方戏剧作品改编、校企长期合作等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
张涛、雷婉誉、米春胜、康亚婵、李晓娟、郭本龙及中国戏曲学院刘天泽、王雨涵、康乃方、胡锦辉,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张佳璇等进行了发言,并纷纷对百年三意社与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合作充满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三意社非常重视由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创作的原创秦腔小戏《军梦》,三意社董事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红琴对国戏学员们的唱腔和表演予以耐心指导,三意社主创团队为该剧进行音乐创作,乐队进行全程演奏并录音,导演在该剧的排导过程中予以指导,三意社举全社之力为小戏《军梦》提供排演保障。
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和西安三意社的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探索名校和院团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双方在秦腔乃至戏曲的编剧、表演、宣传等人才的培养上探索新路径,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光添彩。
(相关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