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山西临汾洪洞传统锣鼓队67岁的队长程北成带领30位老艺人集体上阵,跨开马步,挥动胳膊,奏响了曲牌《乱撕麻》……锣鼓直播PK大赛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一演绎借助抖音直播间,同时在线向广大网友进行展示。锣鼓所带来的震撼声响和锣鼓队的热情演奏,让众多网友在直播间打出了“威风”的字样。直播间另一端,浮山庆唐观锣鼓队60岁的鼓手张青云目光坚毅,打出的鼓点铿锵有力、有急有缓,一曲《擂鼓出征》将现场气氛烘托得激昂热烈。两个锣鼓队在线进行三轮PK,吸引了290万人次线上观看。很多网友被临汾民间文化所吸引,点赞之余表达了对临汾这一地方的向往。
洪洞传统锣鼓队与浮山庆唐观锣鼓队在直播间PK
这是由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临汾市文化馆、抖音直播承办的“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的首场直播PK赛。7月8日至7月13日,在为期6天的直播PK大赛中,来自临汾不同区县的八支特色锣鼓队以两队一组、直播PK的形式角逐“金鼓王”称号。
借助直播PK,“斗鼓”传统突破地域限制
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浮山等县。它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2006年,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威风锣鼓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临汾,村村有锣鼓、爱锣鼓,不同区县长期流传着多样的锣鼓曲牌,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锣鼓队伍。
各地锣鼓队当街“PK”也是一项民间传统。汾西县团柏乡的威风锣鼓演奏家张晓鸣回忆,以往每逢春耕生产动员大会,各乡镇都要“闹红火”。从正月开始,各村锣鼓队赶去县城表演,一路途经其他村庄,也一路切磋。本地锣鼓队需要“接锣鼓”,在道路两侧列阵、鸣炮;途经的鼓队则在弥散的硝烟中穿行而过,也即“钻洞子”。这期间,双方敲打各自的曲牌,互不服气的队员暗自比拼锣鼓技术,哪支队伍能保持节奏、稳住鼓点,谁的实力就更胜一筹。
近年来,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临汾市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举办了多次锣鼓大赛,让“临汾锣鼓”的文化名片越打越响。当地文旅也借助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不断提升锣鼓文化影响力。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超9000场以“威风锣鼓”为主题的直播在抖音上演,累计观看次数达1827万,同比增长超4倍。
洪洞传统锣鼓队队员在首轮PK表演《三结义》
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龙梅表示,此次举办“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科技力量,突破地域限制,让临汾威风锣鼓这一璀璨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创新之举。”
云端切磋,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十年前,程北成骑着摩托车,跑遍数十个村落寻访锣鼓艺人,凑出了近百人的锣鼓队。老艺人们平时在外从事养牛、泥瓦工、掌勺大厨等工作,一有表演机会便往回赶。程北成说:“我们要把老先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传下去。让洪洞威风锣鼓这朵艺术之花永远植根于咱们晋南这块沃士。”对这次锣鼓PK,程北成信心满满,“我们虽然年纪大,但骨头、精神可都比年轻人硬!”
浮山庆唐观锣鼓队在PK中表演《庆唐观神鼓》
为了筹备此次锣鼓PK大赛,浮山庆唐观锣鼓队在县镇的支持下,由村领导带领组织起锣鼓队伍,大家都热情高涨。“一听到锣鼓的声音,心里就发热,想赶紧去敲两下,一打就上劲了,不由人的。”队员们激动地说。
对于霍州霍山锣鼓队来说,“打锣鼓就是霍州人的生活状态”。每晚七点,锣鼓队训练声准时响起,队员们齐聚而来,上至七十岁、下至六七岁,既有全职参与的农民,也有业余爱好的机关干部。队长樊贵锁说,人们在劳动之余,高兴之时随时聚集一起,以锣鼓娱乐一番,这样的艺术形式成了人民群众歌颂美好生活,抒发愉悦情感的理想载体。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各村锣鼓队挎着鼓、举着锣奏乐出发,参加一年一度以村为单位的威风锣鼓比拼,对他们来说,表演和PK同时进行,不同队伍间的交流和学习也在其间完成。樊贵锁期待,此次参与直播PK赛,能让古老的锣鼓艺术传得更远、更久,打破边界,吸引更多人。
“锣鼓传承了几千年,一代接着一代,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老艺人们感觉重担在肩。当络绎不绝的观众在直播间给出回应和支持,更多老艺人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可能性。随着直播间成为演艺演出第二舞台,直播PK也成为才艺主播切磋技艺的互动形式。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抖音演艺类直播中,共有45.5万场传统文化演出PK开展。不同品类、风格的传统文化表演借助直播PK功能同台竞技、合作,展现传统艺术魅力。如京剧主播组队PK在直播间进行对台斗戏,朗诵主播在直播间里主持“唐诗比武大会”,组局玩起“飞花令”PK,这种即时性、互动性更强的形式,不但增强了传统艺术的吸引力,还因大众的广泛参与,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与动力。
这次“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同样是借助直播PK这一新媒体手段,让颇具地方特色的锣鼓文化站在“线上擂台”上,突破了地域限制,迸发出无限活力。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一场锣鼓文化的盛会,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锣鼓队的精彩演奏和激烈比拼不仅切磋了技艺,增强了当地群众对锣鼓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通过直播PK,还让全国观众能够实时参与到比赛中,增加了赛事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全民参与。
(图片来自平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