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5月23日,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举办的“相约亚运·最忆杭州”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行。“西湖之春艺术节”最早起源于1984年的“杭州艺术周”,历经近40年的品牌建设,累计创排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新剧(节)目500余台,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展示活动逾千场,培养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演员,在不断丰富杭州演艺市场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五、六月间杭州市民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围绕全民喜迎亚运、文艺赋美工程、大众艺术普及等中心重点工作,通过设置“艺尚@未来”“戏韵@杭州”“幸会@杭州”“潮艺@杭州”“传承@杭州”,以及“喜迎@杭州”六大板块项目,在全城范围内展开公共艺术装置展、优质剧目展演、戏剧评论单元、动漫情景剧展演、citywalk城市行走活动、青少年绘画大赛、文艺赋美街艺秀、杭州非遗曲艺演出季、亚运歌曲演唱会等数十项城市艺术活动。
不同于传统舞台,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将舞台设置在结合城市空间的艺术装置《竹·艺》之中。这也是今年艺术节全新打造的“艺尚@未来”板块。《竹·艺》由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理事、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王荣创作。作品的灵感来自杭州亚运会会徽和杭州江南水乡的灵动线条,装置整体造型设计为山峦连绵的形状,从局部看,线条又似流水般流畅灵动,与杭州江南水乡的温柔特色相契合。同时,作品取材于竹海遍地、竹产业发达的杭州余杭区当地的青竹,经过浸泡、蒸煮、暴晒、火烤、电焊等工序制作而成,利用现代工艺再现竹编技艺的另一种美感。
在启动仪式上,嘉宾们把竹编工艺制成的“西湖之春艺术节”七个造型文字置入装置中,共同完成了装置《竹·艺》创作的最后一步,宣告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正式启动,为接下来近一个月的全城艺术盛会拉开帷幕。
开幕式当日,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杭州寻“艺”地图同步在线上线下重磅发布,为市民游客提供活动种类丰富、地域覆盖面广的“寻艺攻略”。
在“戏韵@杭州”板块,今年西湖之春艺术节联合本地文艺院团与对口合作城市文艺院团创排了9部包含话剧、越剧、昆曲、歌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秀剧目,其中5部为今年首次创排、演出的新剧。如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创排的新编越剧《帘卷西风》、安徽宿州市泗州戏剧团的泗州地方戏《大明皇后》、杭州越剧院创排的越剧《班昭》、开心麻花的开年大戏民国奇情喜剧《春风不可以》、浙江大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加拿大原版互动亲子剧《你是演奏家2·超级金贝鼓》、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全新打磨的京昆戏曲影像《古韵今辉向长河》、杭州话剧艺术中心的纪录式戏剧《了不起的你》、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的原创古装滑稽戏《唐伯虎点春香》、杭州歌剧舞剧院创排的歌舞剧《窗口的星》。除此之外,还联合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特别设置了“杭州有戏”戏剧评论单元,组织剧评员观摩展演剧目,并通过举办沙龙讲座,由专业的文艺评论老师带着“看戏品戏懂戏”,这也是此次艺术节在大众艺术普及上做出的一次新尝试。
“潮艺@杭州”板块,30余场文艺赋美街艺秀将在浙江杭州市城区十大赋美精品点位接续上演。与此同时,来自各县(市、区)的文艺赋美志愿者也将用自己的才艺,和着音乐、踩着舞步,来上一场场精彩的“隔空连线”;“传承@杭州”板块,传承人们将用最地道的唱腔,最接地气的互动演出方式,让“独脚戏、杭州评词、杭州评话、小热昏、武林调、杭州摊簧”等杭州特色非遗曲艺“活”起来,展现杭州非遗“风雅”;“喜迎@杭州”板块,百位翩翩少年“童声放歌”,连同近30场次的“亚运快闪”演出,用最诚挚的声音向世界发出“相约亚运 2023,我们杭州见”的邀约;“幸会@杭州”板块,用视觉系的艺术表现手法,讲述杭州城市历史人文故事、打卡运河西湖周边地标景点、笔绘杭州人文自然景观,让城市形象、城市记忆变得鲜活、生动。
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杭州寻“艺”地图
西湖之春艺术节演出排期
(图片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