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山东省龙口市“经典传统吕剧《双玉蝉》首演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2024-01-12 17:35 来源: 文旅中国

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光荣传统,以新的文化使命为重任,以新的胶东吕剧为起点,由山东省龙口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龙口市吕剧院承办的“经典传统吕剧《双玉蝉》首演六十周年”纪念活动近期启动。活动于龙口市文化广场小剧场,1月21日晚七点演出经典传统吕剧《双玉蝉》,1月22日晚七点举办“经典传统吕剧《双玉蝉》首演六十周年”经典唱段演唱会。本次活动将特邀演出嘉宾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吕淑娥、鼓师李天成;滨州市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孔令兰、琴师王铁;烟台市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温七妹、国家一级演员李善武、王学英、琴师孙猷昆。龙口市吕剧团演员高振芳、顾军、陈丽娟、吕永纯、吕荣锦、赵秀敏、庄立友、高慧、颜萍、张守一等。

传统经典古装吕剧《双玉蝉》综合介绍

十八岁的青春少女曹芳为抚养尚在襁褓之中的丈夫沈梦霞历尽千辛万苦。十八年后,当得中状元的沈梦霞衣锦还乡准备完婚时,贫病交加却又满心欢喜的曹芳发现新娘竟不是自己。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弥留之际她取出曾作为信物的一只玉蝉,令沈梦霞如梦方醒:原来十八年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姐姐竟是自己的未婚妻。这是吕剧《双玉蝉》演绎的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龙口市吕剧团现有演职员工50人。演员26人,乐队15人、舞台工作人员5人。《双玉蝉》是龙口市吕剧团的经典传统剧目,六次复排、千锤百炼,演出质量过硬,演员青春靓丽,阵容强大,演员队伍年轻并充满活力。剧团有演出规章制度、考勤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稳定,演出剧目久演不衰。从六十年代至今,累计演出800多场,深受观众广泛欢迎。2018年初到潍坊昌邑、威海市区、东营市区演出都能引起轰动,并获到了当地群众、戏迷的好评。都称赞龙口市吕剧团使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吕剧团。

1962年7月,传统经典古装吕剧《双玉蝉》是由丁博民(肖丁)、李家训两位老艺术家从闽剧改编移植而来,堪称是“吕剧第一大悲剧”。11月在青岛地区首演。1963年2月在黄县人民剧场首演。这出戏一经上演,轰动一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曾掀起过六次热潮,六十多年来龙口市吕剧团曾四代演员、六次复排,久演不衰,受到城乡观众、戏迷的欢迎和喜爱。60多年来累计演出800多场 ,已成为龙口市吕剧团经典传承的保留剧目。

传统经典古装吕剧《双玉蝉》自首演以来,在山东省及省外的吕剧院团如:江苏省、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吕剧院团全部都排演过古装吕剧《双玉蝉》。剧中的唱段也像如今的流行歌曲一样广为传唱。在大街小巷上空悠悠飘荡着……

传统经典古装吕剧《双玉蝉》四代演员简介

第一代】1962年11月,对于当时的黄县吕剧团来说,那是一段值得回忆的日子。就在这一年的初冬,由老一辈吕剧表演艺术家袁丽娜、周绍波、赵荣山、高振芳等主演的吕剧《双玉蝉》应邀到青岛演出,历时两个多月,连演九十多场,场场爆满。先后在光陆戏院、四方剧场、二七剧场、永安大戏院、海员俱乐部,(永安大戏院只接待地市级以上的专业剧团、海员俱乐部按惯例不接待戏曲剧团)1963年2月(正月)在黄县人民剧场连续演出五十多场。 

【第二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一年的春天,黄县吕剧团再度排演了吕剧《双玉蝉》,青年演员陈丽娟、邹忠利、于景人、李文杰等担纲主演,为昔日的《双玉蝉》又增添了几分活力。他们先后到大连、营口、瓦房店、金县等地连续演出60多场,再次受到观众们的青睐,《双玉蝉》终于又恢复了她的第二春。不久,这个版本的《双玉蝉》先后由中国唱片社,齐鲁音像有限公司制成唱片、盒带,畅销全国各地。 

【第三代】1990年夏天,现已退休离职的烟台艺校教导主任丁博民,也就是当年一手策划了《双玉蝉》的肖丁,来到龙口市吕剧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协助导演三度排演优秀吕剧《双玉蝉》。这次排演的《双玉蝉》,无论在演员表演上还是舞美灯光的设计上,都有所提高。新秀石芝凤、刘璇、赵秀敏、庄立友等主要演员在继承前辈们的表演风格的同时,又有了自己独到的创新,使表演更加成熟、动人。复排后不久,应邀到莱州市西由演出,正逢赶大集,剧团到达演出场地时,广场上看戏的戏迷观众时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由于观众太多,纷纷要求剧团撤去遮挡观众视线的幕布,并将音响直接联到村里的扩音设备上,大喇叭响彻三里五村。演出结束后,偌大的广场寂静无声,上万名观众仍坐在原地等待谢幕,久久不愿离去,十分感人,至今难以忘怀。2000年11月又第四次复排吕剧《双玉蝉》,采用了全部是第三代演员。 

【第四代】2009年秋,龙口市吕剧团第五次复排《双玉蝉》,这次复排全部启用吕剧团的八零后年轻演员,由丁博民老师亲自坐镇,任艺术指导。他认真耐心、不厌其烦的讲解每一句唱腔。无论从动情的表演还是优美的唱腔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加上舞美灯光设计上采用了许多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剧情的展现更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这次复排无论从动情的表演、优美的唱腔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第四代的青年演员有:颜萍、张守一、徐传惠、张鑫、张崇杰、王洁等。2017年底,剧团第六次重新复排了《双玉蝉》。在舞美、灯光、大屏幕设计上,采用了许多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剧情的展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8年3月,应昌邑大剧院的邀请,带新排的《双玉蝉》《五女拜寿》两台经典大戏前去演出。两天来,来自青州、昌乐、潍坊、济南的同行和戏迷闻讯远道包车前来。演出中,新的阵容、新的服装、新的舞美令观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剧场座无虚席,演出盛况空前,观众更是好评如潮、赞不绝口,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到目前为止,《双玉蝉》在下乡演出时,一直作为保留节目,是城乡观众们最受欢迎的优秀剧目。

一曲悲歌怨,四代《双玉蝉》。正是这四代演员以老带新、薪火相传,不断演绎,经过六次复排,《双玉蝉》日臻完美,几经起伏的《双玉蝉》她那优美的旋律,哀怨的唱腔,久久回荡在喜爱她的观众们心中,直到永远……

传统经典古装吕剧《双玉蝉》音乐简评

《双玉蝉》的音乐是丁博民(肖丁)先生的诸多吕剧音乐作品中的压卷之作。它那宏大的框架结构,缜密的整体构思,浓郁的悲剧氛围,荡气回肠的唱段,无不令观众拍手叫绝。

《双玉婵》剧音乐大气自然,叙事娓娓动听,抒情酣畅淋漓,俗中见雅、雅中有俗,旋律流畅、见情见趣,感心动耳,一腔一调紧接地气,百姓听着走心,品着喜爱。

作者笔下的人物音乐形象鲜明生动。且不说曹芳儿的形象如何贴切、丰满,既以剧中二、三流人物论——曹观澜的软弱、曹族长的霸道、沈梦霞的儒雅、吕碧云的缠绵、三叔的潦倒、无不逼肖传神,不“公式”、不“脸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双玉婵》剧音乐具有饱含剧种特色之传统美;开拓创新之时代美;“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之个性美。它凝结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戏曲美学的执着追溯。均可知?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既展开了对吕剧音乐、胶东琴书音乐、梆子曲牌音乐以及蓝关戏音乐的收集研究和整理。由此可见《双》剧音乐的成功绝非偶然。他该是不懈勤奋、广纳博取的必然。 

丁博民从艺简介

丁博民,笔名肖汀、肖丁。1935年12月——2021年1月22日,青岛市人,吕剧作曲。1949年12月参加青岛文工团,1952年调山东省吕剧团。其时与武韬合作的《龙凤面》、与李渔合作的《迎春曲》得到专家赞许。1962年调龙口市吕剧团任编导、作曲。坎坷的遭际及对艺术的深刻感悟,成就了他的代表作《双玉蝉》音乐的完成。该剧音乐上宏大的整体构思、浓郁的悲剧氛围、荡气廻肠的唱段无不令观者震撼。嗣后《江姐》《不准出生的人》《蝶恋花》《苦菜花》等一批音乐上有影响的剧目相继问世,其中大都被制成唱片、盒带、光碟和影视片。1979年调烟台艺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到退休。

品味他的曲作大气自然、个性鲜明、雅中有俗、俗中见雅,叙事娓娓动听,抒情酣畅淋漓,浓郁的传统美中跃动着时代脉搏,一腔一调莫不是老百姓喜爱的口味。在吕剧的“曲山歌海”中卓然独立、自成一家。

他是一位令百姓喜爱的受学子崇敬的吕剧音乐人。

六十年代初期,全省的下放的右派青年丁博民先生,主动要求到黄县吕剧团。说起黄县吕剧团就不能不提起丁博民先生,而论及丁博民先生,又不能不提黄县吕剧团。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先生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在黄县吕剧团工作的那个阶段是他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阶段,也是他吕剧作曲成就最辉煌的阶段。这里有他十七年辛勤耕耘洒下的汗水,有他呕心沥血留下的艺术结晶;有欢乐、有痛苦,更有他割舍不下的同志、朋友、学生,还有喜欢他的观众、戏迷票友;还有那下乡演出走过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黄县吕剧团从起步到发展壮大,这其中先生的贡献是卓越的、不可抹煞的。没有先生,黄县吕剧团的发祥剧目不会是《双玉蝉》。

在城乡广为传唱品味先生的曲作,大气自然、个性鲜明、雅中有俗、俗中见雅,叙事娓娓动听、抒情酣畅淋漓,浓郁的传统美中跃动着时代的脉搏,一腔一调莫不为百姓所喜爱,在吕剧的“歌山曲海”中卓然独立,“胶东吕剧”在我们胶东大地上的自然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胶东吕剧”在全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山东省仅有14个国有专业吕剧院团,我们胶东现有7个专业吕剧院团,有一定规模的业余庄户吕剧团队也有三四百家,占有全省的半壁江山。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