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秦毅
5月5日,经终评评委会评审和投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陕西省的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和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两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考古“奥斯卡”。至此,陕西境内共有26项考古工作入选“全国十大”,入选项目遍布三秦大地,充分彰显了陕西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提升陕西的文化自信贡献了考古力量。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发掘区 (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自1990年开始,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进行了30年,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省入选项目既有基本建设中的抢救性发掘项目,也有围绕实证中华文明脉络的主动性科研项目。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富县秦直道遗址、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北宋吕氏家族墓园等在基本建设发展的大潮中抢救出一批珍贵的文物、保护了一段又一段史书中未曾记录的文化故事;高陵杨官寨遗址、神木石峁遗址、宝鸡周原遗址、岐山周公庙遗址、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西汉帝陵大遗址考古调查及勘探等,科学规划、严谨发掘,力求解决相关学术问题或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遗址保护规划及地方城乡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详实的资料。
学术以外,考古更要服务社会、回馈民众。历届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都力求走向公众,贴近生活,丰富人民日益多元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石峁考古遗址公园、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等依托遗址建立,唐昭陵、澄城刘家洼、高陵杨官寨等一系列遗址开放研学参观,使考古从神秘走向公开,从学术走向大众。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活动,加深了民众对历史以及文化遗产的认识,切身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价值和深远意义。
“地下文物看陕西。”自该项评选开始以来,1990、1994、2003、2008、2009、2010、2013、2017、2018、2019十个年份,陕西均是两项入选,其中2003年为3项。更为可喜的是2008、2009、2010为双项入选“三连冠”,此次,再一次实现了2017、2018、2019双项入选“三连冠”。
陕西多项考古工作连年入选、甚至多项同时入选,除了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优势外,更得益于陕西考古人对发掘理念、学术研究的精益求精、深入探索。近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以重点课题为中心推广区域考古模式,布局科研工作,在配合基础建设的考古中强化课题意识,寻找学术新生增长点,创立“基地+”田野考古工作基地,整合“考古发掘、保护科研、储藏展览、生活培训”等功能。实践考古工作“片区制”,充分发挥基地作用,进一步整合区域考古资源与力量,促进区域性考古课题学术研究,助力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