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两国以旅游年为契机,深化旅游合作、增进人员往来、赓续千年友谊,携手建设好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为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开幕式致贺信,引发中哈文化和旅游界热烈反响。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极大提振了中哈两国旅游界的信心,从国家战略层面确定了两国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的重要地位。”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贺信为中哈旅游发展指明方向,将持续推动两国更深入地开展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只有两国的游客和旅游企业相互来往加强合作,彼此之间的旅游交流和发展才能具备坚实的市场基础。”戴斌说。
近年来,中哈两国在推动旅游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提到的中哈互免签证协定于2023年11月10日正式生效,两国游客入境旅游更加便利,“双向奔赴”打开“诗与远方”。
“2023年互免签证协定生效时,我们正在哈萨克斯坦演出,见证了中哈人民在更为通畅的环境中建立更为便利的联系。”大型音舞诗画《新疆是个好地方》执行总导演加苏尔·吐尔逊说。他介绍,《新疆是个好地方》多次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与到“一带一路”文旅推介活动中。“中哈两国山水相连,历史悠久,文化相近,我们将继承两国友好传统,做两国人民、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加苏尔·吐尔逊说。
开幕式当天,同程旅行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和体育部下属机构哈萨克斯坦旅游国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截至3月27日,平台上前往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机票预订量较上月同期增长36%,较去年同期增长366%。同期,哈萨克斯坦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160%,较去年同期涨幅更为显著,达到694%。”同程旅行海外目的地营销总经理王澜霏表示,未来,同程旅行将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和体育部携手打造新的合作模式,为中国游客赴哈萨克斯坦旅游提供全方位支持。
“中哈在旅游合作方面已经取得卓越成果,还有很大合作空间。”哈萨克斯坦旅游国有公司董事会主席凯拉特·萨德瓦卡索夫介绍,2023年,中国赴哈萨克斯坦游客超过20万人次,占哈萨克斯坦全年接待境外游客近三成。“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年内接待中国游客50万人次。为此,我们计划在中国北京、西安、上海、乌鲁木齐等地举办多场推广活动,推动增设更多直飞航班扩大覆盖城市数量,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认识和了解哈萨克斯坦。”凯拉特·萨德瓦卡索夫表示。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多年来,两国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让中哈绵延千年的丝路情谊焕发新活力。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是中哈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为重要“文化使节”和亮丽“文化名片”,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曾协办在中国举办的“哈萨克斯坦文化日”专场演出和本次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相关活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表示:“集团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将积极创排更多有利于国与国之间人文和艺术交流的舞台作品。近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品牌剧目《诗忆东坡》《只此青绿》已分别开启国际巡演,以丝绸之路和敦煌文化为主题的音乐剧《飞天》也将于近期亮相。”
多年来,国家大剧院与哈萨克斯坦艺术机构在演出活动、人文交流等方面保持着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介绍,2023年5月,国家大剧院特别邀请哈萨克斯坦艺术家,为中国观众呈现了富含民族风情的音乐、歌曲与舞蹈;今年2月,他们与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信息部就推动中哈人文领域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国家大剧院将在‘一院三址’的全新格局下,积极推动中哈双方更广泛的人文交流,期待取得更多合作成果。”王宁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哈两国人民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共同谱写了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诗篇。
“正如习近平主席贺信中所说,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在相互理解、互信互通方面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祝福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曾在中国留学的哈萨克斯坦luxury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区负责人贾娜尔·苏拉巴力德,读书时就把“推动哈中友好交流”作为奋斗前行的目标。如今,看着两国人文交流逐渐深入、经手促成的哈中“小而美”项目逐渐落地,贾娜尔·苏拉巴力德感叹:“丰硕合作成果让两国人民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开幕式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家合作演唱了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片段。2018年,由中央歌剧院和多国的艺术家们共同排演的《图兰朵》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上演。
中央歌剧院院长刘云志介绍,通过合作创作,不仅加深了各国艺术家的交流,更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歌剧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希望能够借助此次旅游年,与哈萨克斯坦艺术家有更多交流,增进两国赓续千年的友谊。”刘云志说。
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分享了几年前赴哈萨克斯坦开展《东方戏韵——中国京剧艺术之美》讲座的经历,当时,国家京剧院的演员在现场还表演了《三岔口》《牡丹亭》等经典剧目。“讲座结束,当地青年艺术家、汉学家们热情地与我们拥抱,为京剧之美热烈鼓掌,我想这就是我们加强人文对话交流的意义所在。”袁慧琴表示。
多位受访嘉宾表示,将在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激励下,携手建设好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为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统稿:王添艺 参与采写:王添艺、刘淼、于帆、张欣)
2024年4月1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中哈合作:越走越近 越来越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