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专辑】
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在战斗中表现了无比的战斗力,勇猛善战,屡建殊功,被人们誉为“铁军”,这是什么原因呢?朱德曾经总结说,原因有三:一是军队中有中共的组织;二是有政治训练;三是有广大的农民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叶挺将军
1924年11月,中共在取得孙中山同意后,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主持,先组建了“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一年之后,在铁甲车队的基础上扩建为独立团,叶挺担任团长。独立团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掌握。团长和营长都是共产党员,连一级干部大部分也是党员和团员担任,并在独立团内从上到下建立了党的组织。
叶挺使用过的指挥刀
为了建设一支革命军队,从1925年11月到1926年5月,在肇庆驻军期间,部队初步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开展了政治教育。周恩来曾指示: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使“革命军队确实有革命观念”,使官兵懂得“革命军是党的军队,革命军的行动要依靠着党的政策”。
“铁军”盾牌
独立团根据中共指示,在干部中进行反贪污、反打骂斗争,给士兵上政治课,宣讲革命道理,引导士兵认识国内外政治形势,懂得革命军队同旧军队的根本区别。通过密切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使整个部队面貌一新。独立团在建设一支革命军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逐渐形成了同其他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显著不同的优点和特点。
叶挺将军雕像
1926年5月底,中共通过广东革命政府,派遣独立团负担北伐先遣队重任,先期开赴湖南前线。独立团官兵肩负着中共嘱托,出师后接连在湖南、湖北打了许多硬仗,其中有四个战役对于促进北伐战争胜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4军政治部印发的标语(国家一级文物)
独立团在整个北伐进军过程中,不仅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和配合,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由于他们勇猛善战,所向披靡,连战皆捷,被人们誉为“铁军”。
2007年7月,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八一起义中的叶挺将军》
当年,武汉粤侨联欢社同仁敬赠的一块牌上称赞“铁军”是“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依焉;愿寿如铁,垂忆千年”。充分反映了人民对“铁军”的爱戴和期望。
——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简称“中传华夏”)党支部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供图:中传华夏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