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影视到综艺以及纪录片,美食主题逐渐成为了一种内容新风尚,美食节目也一直在进行着蜕变升级,通过探寻新的价值支点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美食不仅暖胃更暖人心,美食的价值也逐渐从满足我们基础的物质需求提升到了情感共鸣。目前,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出品,正杨映像联合出品,国合署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特别支持,郭畅工作室、小猪快跑工作室联合制作,北控集团特约赞助播出的国际美食文化互鉴节目《大使的宝藏家宴》正式收官。
“邀您共赴一场跨越国界的美食雅集”,《大使的宝藏家宴》以跨界视野聚焦异国美食,从各国美食特色、驻华大使馆风貌、各国友谊故事中阅尽大千世界,用一场“大使家宴”呈现出国与国之间互动交流的国际文化雅集,擘画出多元文化的交流盛宴。
探寻大使馆,共沐各国外交文化
北京坐落着一百多个国家的使馆,《大使的宝藏家宴》文化交流节目正以此为基,带领观众零距离探访各国驻华大使馆,揭开大使官邸的神秘面纱,以美食为桥梁,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化内核,探索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方式。
在节目伊始,由宁静、刘一帆、庆怜、郑璐、宗铭、徐怡恒等嘉宾组成的“宝藏主理团”前往各国驻华大使馆,沉浸式探访驻华大使馆的人文场景,感受各国多元的文化魅力。从大使馆中的一张照片、一件藏品、一个雕塑为切口,解读大使馆与驻华大使的友谊故事。
宝藏主理团在八站的旅途中,邂逅了不同国家的人文场景。一盏寓意美好的突尼斯“灯笼”、一件手工吹制的玻璃制品,印证着两国文化的共鸣互通,见证两国人民悠久的传统友谊;用一块两千多年历史的马车圆盘,回望两种文明的包容与开放,触动两国人民“他乡有明月”的情感联结与乡愁震动;以一面照片墙为切口揭开遥远土地的美食魅力与文化底蕴……这些根植在脉络中的人文场景,探索着大使馆内独特的文化印记,演绎出了各国传奇色彩的外交故事。
以美食碰撞出文化的共鸣与融合
除了优质的内容输出,《大使的宝藏家宴》在节目环节的设置上也备受关注和好评。宝藏主理团作为筹备者,接受来自不同驻华大使馆的“家宴委托书”,在集结、策划、执行与总结等工作一体化的体验中,围绕各国家宴主题在美食与文化间建立强链接,让观众看到了中外美食文化交流融合传播的全新可能。
宝藏主理团在一次次的家宴准备中对异国他乡的美食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与诠释,用全新立意为观众呈现了八场具有国际特色的美食盛宴。宝藏主理团在格鲁吉亚呈现的“海派牛肉”,在中式风味牛肉中加入了格鲁吉亚的红酒;黄油酸豆海鲜配什锦饺子,将希腊特色橄榄油与中式团圆饺子相结合;在苏里南家宴中,“锦绣春色”将中国特色菌类与西餐的酱汁融合,形成了一道中西结合的美味佳肴。这些中外结合创意菜,宝藏主理团在创作上别出心裁,小小的餐盘之中蕴含着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以食会友、以味传情。
聆听大使故事,感怀岁月历程
《大使的宝藏家宴》讲述的不仅仅是美食故事,更是隐藏在大使馆家宴背后的“文化万花筒”,是各国驻华大使、华人华侨的故事。一场场家宴讲述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深厚情谊,刻画出文化交流这一节目底色与精神内核,也足见不同文化间相互包容学习、美美与共的文化情怀。
在家宴中,宝藏主理团见证了一幅幅国际友谊的动人画卷。排球教练沈富麟分享了自己在突尼斯执教多年的经历;中文老师刘光文和格鲁吉亚第一批中文系学生线上温情再叙;中国前驻斯里兰卡大使江勤政先生与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博士同框会面,讲述中斯两国暖心故事;古希腊戏剧专家、中希文化交流学者罗彤深情讲述了自己家族三代与希腊的不解之缘;中国摩尔多瓦两位现任大使分享了宝贵的中摩友谊之路;中国前驻阿根廷大使徐贻聪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仍在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外交事业发光发热;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安滨用画作向中国人民展现了苏里南的独特风光,描绘了苏里南人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各国驻华大使、华人华侨与宝藏主理团的双向互动中,拉近了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心灵距离,美食、美景、文化、交流,碰撞出了中外跨文化的友谊故事。
使节为信,美食为桥。《大使的宝藏家宴》以美食为纽带,多元探寻美味佳肴背后的文化印记,带领观众多元立体地看世界、观天下,在各国文化交流碰撞中呈现融合共生的文化生态。《大使的宝藏家宴》追寻前人脚步,回顾中国几十年的建交征程与多位杰出外交家的外交足迹,助力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形势,为文化汇聚、交流、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桥梁”,成为美食分享助力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探索。《大使的宝藏家宴》第一季完美收官,节目第二季还将前往更多国家的驻华大使馆,让我们共同期待宝藏主理团解锁更多精彩故事吧!
(图片由节目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