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探索中国世界史研究与写作的新思路”研讨会暨《新世界史纲要》新书发布会召开

2023-06-11 16:39 来源: 文旅中国

6月9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共同举办的“探索中国世界史研究与写作的新思路”研讨会暨《新世界史纲要》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探讨中国世界史学科的新方向、新写法和新教法。《新世界史纲要》主编、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及作者团队,与来自北京、天津、河南三地的专家学者就新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在致辞中指出,钱乘旦教授及其作者团队完成的《新世界史纲要》,是北京大学承接的诸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项目中率先完成的项目之一,初步构建起了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形成”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的新的世界史知识体系框架,对于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偏差和书写短板,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并且在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和世界史知识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

作者团队依次介绍了《新世界史纲要》的创作过程。谈及该书的写作缘由,主编钱乘旦教授表示,构建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是几代世界史学人共同的夙愿。《新世界史纲要》的创新之处在于:重新发掘长期被忽视的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形成”的理论,承接以吴于廑先生为代表的几代中国世界史学人的探索,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于沛教授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自觉地批判“欧洲中心论”所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同时,理论阐释也要做到论从史出。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历史的实证展示,说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真实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视角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与会专家围绕《新世界史纲要》一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点评。“又薄又新又好看”,是与会嘉宾对《新世界史纲要》的一致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孟广林老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最终依赖的还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是基础性的工作,而本书正是中国世界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拓荒之作。

郑州大学教授、副校长张倩红表示,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表现为从各层面消解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力图恢复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各文明平行发展的世界史原貌,注重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从星星点点到整体的过程,特别强调文明的多样性和等价性;还原中国历史在世界史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归属。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会长刘景华老师指出,本书是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运用于世界历史研究和编撰的探索性实践,是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里,对世界史体系的新的有深度的思考。本书从纵横两个维度,对世界历史进行新的分期,对各个时期纵向、横向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做了有说服力的论述。

(图片由活动方提供)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