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春市文化志愿者参加黑龙江省第四届“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社区文化艺术节演出 伊春市群艺馆供图
这个夏天,黑龙江省伊春市群众艺术馆森林之声艺术团有些忙。走进敬老院慰问演出、到广场展示原创作品、走进社区传授文艺技能……这些活动让包括秧歌队、舞蹈队、合唱队等8支队伍216人的森林之声艺术团声名大振。很多群众表示,森林之声艺术团每个节目都装满了真情实感,为人们带来了欢乐。
森林之声艺术团负责人袁哲说,该团经常走出伊春,到省内外进行文化惠民演出,获得过几十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
伊春市群艺馆森林之声艺术团是该馆“馆带团”的代表,也是该馆文化志愿服务的缩影。馆长尹景山表示,该馆本着“让歌声甜到百姓心里、让文艺提升百姓素养”的出发点,通过文化志愿服务推动群文建设高质量发展。
早在2015年,伊春市群艺馆就制定了《文化志愿服务建设规划》,为文化志愿服务提供了依据。该馆首先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拉网式调查,把2200多名品行端正、喜欢文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文艺骨干吸纳到文化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培训、考察、交流等方式,培养出张晓光、高盛军、左叶等文化能人,毕静丽、许红等文艺骨干,邴玉林、付伟平等文艺爱好者,创建了金鼓艺术团、兴安合唱团、丰收曲艺团、青松民乐团等30支群文队伍,为文化志愿服务奠定了人才基础。
有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该馆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伊春市森林之声音乐会、社区文化艺术节、 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都活跃着文化志愿者的身影。例如,在今年夏季开展的伊春市广场系列文艺演出中,红太阳艺术团演绎的快板、诗朗诵、独唱等形式的作品,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伊春市群艺馆还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知青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积极创作具有当地特色的文艺作品,努力打造伊春原创影响力。许养文的歌曲《森林卫士》、 毕静丽的诗歌《兴安的早晨》、沈少久的快板《颂红旗》等文艺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湖南省长沙市市民邱先生就是因为听了许养文创作的许多关于伊春的歌曲,今年暑期才带着家人来到了伊春。
值得一提的是,伊春市群艺馆通过“馆带团”的方式,打造了群艺馆阳光合唱团、群艺馆红星歌舞团、群艺馆群星艺术团等20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这些队伍在文化惠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馆一名馆员说,因为有了“馆带团”队伍,文化志愿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8月22日,伊春市群艺馆春风艺术团携快板《伊春美》、诗朗诵《我的家乡叫伊春》、歌曲《壮美伊春》、三句半《幸福伊春》等15个不同艺术形式的本土节目走进伊春市文化广场,精彩的演出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伊春市伊美区的一位居民感慨地说,说的、唱的都是伊春,听得很开心。
不仅如此,伊春市群艺馆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在推动文旅融合建设上也发挥了较大的助力作用。伊春市群艺馆带领他们走进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汤旺国家森林公园、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展展演、展览及非遗展销等活动,为景区增加了新业态、提升了影响力。日月峡景区负责人表示,文化志愿服务让景区更有文化氛围,游客多了、效益提高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伊春旅游的知名度,伊春市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推动歌曲传播,创作了 《绿水青山》《北上北上》《林区采运号子》《林都伊春》等歌曲,并在伊春市各种节庆活动中进行展示,同时在广播电视、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进行推广,使得伊春的美誉度不断攀升。
同时,伊春市群艺馆常年性开展文化走进基层活动,带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走进社区广场、大街小巷、乡镇村屯、田间地头,把精彩的文艺节目、精美展览、特色培训送到百姓家门口,在活跃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城乡文明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上,伊春市群艺馆持续发力,通过“培训+演出+惠民”的形式,培育了夕阳红艺术团、火车头艺术团、晨光艺术团等10支品牌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了声乐骨干许红、器乐骨干张晓光等十大品牌演出明星,培育出老哥们艺术团、白桦林艺术团等5支品牌辅导团队。其中,品牌辅导团队通过以演代练、以演代训的形式,培训了大量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推动了群文建设向好发展,广受好评。
据了解,伊春市群艺馆的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参加过全省群众歌咏展演、全国歌咏比赛及在俄罗斯比罗比詹举办的“中俄友好文化交流月”等活动,为传播伊春好声音、龙江好声音、中国好声音作出了成绩。尹景山说,下一步,伊春要在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上再发力,通过打造品牌演出、品牌展览、品牌队伍,让伊春市的文化志愿服务叫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