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天门乡天门村农民文化艺术团团长赵敏和团里秧歌、舞蹈、声乐等文艺骨干商量,马上进入农闲季节,秧歌扭起来、广场舞跳起来的同时,还要举办庆“八一”、庆“十一”、庆丰收节等活动,通过演出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群文队伍。赵敏介绍,已有10多年历史的农民文化艺术团,每年都推出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为父老乡亲带来了欢乐。
方正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晓丹说,通过人才建设、活动建设、品牌建设,方正县有了遍及城乡的群文队伍和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提升了城乡文明程度。
“群文振兴,人才是关键”,这是方正县文旅系统达成的共识。为此,方正县以县文化馆为人才培育、孵化平台,通过走下去请上来、走出去请进来、结对子种文化等方式,培养出300多名文化带头人、上千名文艺骨干,创建了秧歌队、舞蹈队、合唱团等上百支群文队伍,为群文繁荣、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方正县群文质量和数量的明显提升,得益于当地狠抓大秧歌和广场舞的举措。
方正县推动群文活动从当地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大秧歌抓起,通过走进基层动员、送辅导进基层、创建秧歌队伍等办法把秧歌普及到城乡。现在,方正县的80多个行政村,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两支秧歌队伍。每当傍晚,锣鼓镲一响,广大群众走出家门,加入秧歌队,享受快乐。
有了秧歌做根基,方正县在群文建设上再发力,以近年来兴起的广场舞做抓手,培育出了大罗密镇大罗密村广场舞队、会发镇海燕舞蹈队、得莫利镇伊汉通广场舞队等近百支广场舞队,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广场舞,健康身心、陶冶情操。大罗密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张浩明说,广场舞成为继大秧歌后的又一道群文美景。
不仅如此,方正县还整合这些队伍中各有所长的文艺骨干,创建艺术团、曲艺团等艺术团体,打造了方正县心连心艺术团、宝兴乡农民艺术团、德善乡莲花村农民艺术团等40多个群文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方正县文化馆与新时代歌舞团、夕阳红歌友团、侨城艺术团等20支优秀群文队伍结成帮扶对子,全力打造能够代表县级水平的群文队伍。方正县文化馆馆长徐光东说,县文化馆在这些馆带团队伍中倾注了大量心血,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这些队伍不但能参与县里的各种演出,还成为文化惠民的中坚力量。
方正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雪城说,下一步,方正县将在群文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持续推出广场舞大赛、秧歌大赛、歌曲大赛等十大群文品牌,推动方正县的群文建设质量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