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起初吸游客的是风景,最终留下游客的是文化故事。刚刚过去的2023年暑假,山东省济南市研学旅行市场再现繁荣景象,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外省的中小学生乘兴而至,收获颇丰,近距离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风采。
“始建于1899年的胶济铁路,东起青岛,西至济南,全长近400公里,是齐鲁大地首条铁路……”暑假,淄博市一支研学队伍来到济南火车站附近的胶济铁路博物馆,20多位中学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学习泉城的铁路发展历史。近一个小时的参观,给淄博市中学生钱昱辉留下深刻印象。他说:“自己的家乡跟济南市距离非常近。以前只知道省会城市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这座城市精彩的发展历史还是头一次听说。”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济南市旅游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同时,跟国内其他城市一样,也面临旅游供给创新的时代课题。为培育旅游市场新的发展引擎,济南市在全省率先开启研学旅行市场的探索与实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市场,是旅游领域传统业态的“新蓝海”,其中既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考验相关方面的策划智慧。
2017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启动研学旅行资源普查,相关景区也试水研学旅行市场。制作《研学旅行手册》的同时,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升研学旅行组织化程度,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行业组织参与线路策划。
市场迅速兴起的基础上,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对研学指导师进行培训、提升。着眼“文化旅游+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济南市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管理水平角度出发,对研学指导师群体的工作认知、从业技能、服务态度等方面统筹安排,力求实现创新发展、规范发展。
策划线路、培训师资之外,济南市对民众普遍关注的研学内容进行谨慎把关、合理安排,以充实的线路体验叫响“研学济南”品牌。
比如,今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动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深入挖掘全市非遗资源,主动对接教育单位,开展“泉润非遗”研学月等系列活动。其间,传统民俗工艺体验为主的研学路线,广受孩子们喜爱。全市超100个非遗项目、300余名非遗传承人,为4万多中小学生提供了研学旅行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也提振了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劲头。
“研学济南”的品牌打造之路,仍有很长。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的认定等工作为契机,促进全市研学旅行市场规范化运营,加强文化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形成好口碑,赢得市场发展先机。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