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各级文旅部门围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宣传展示广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此增强公众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营造珍爱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结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这一主题,广西博物馆特别推出了“公益性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行走的广西博物馆”公益行、“古籍装订体验活动”、“寻味千年”青少年研学活动、“文化遗产周周学——文物纸编画”等系列活动,邀请观众们一起在欢庆这个特别的节日。
在“公益性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现场,广西博物馆的文物鉴定专家们先后为10位藏家带来的21件藏品提供了免费鉴定咨询服务。经过鉴定,藏家们送来鉴定的藏品基本为现代工艺品。
在“古籍装订体验活动”现场,共有20组亲子家庭报名参加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以视听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广西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师们向观众介绍了古籍及古籍修复等知识,现场展示古籍修复传统技艺,让观众们在体验传统典籍文化的同时,更深地了解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里,不少亲子家庭正在参加“文化遗产周周学——文物纸编画”亲子手工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道,在广西博物馆教育员的带领下,运用中国编织艺术这一古老的技艺,结合博物馆馆藏文物元素,创作着纸编画作品。
在“寻味千年”青少年研学活动的现场,广西博物馆的教育员通过与“食”相关的馆藏文物,向20名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介绍了瓯骆先民的饮食文化进程,并结合广西“米”制非遗美食体验,挖掘广西美食背后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透过非遗美食技艺提高青少年对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南宁市博物馆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推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线上推出了“文化遗产守护者——线上答题小程序”,以文物保护法、南宁本地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建古迹为主要内容,普及文物知识,传播保护理念。
线下活动在6月10日到6月11日集中开展。其中配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的“艺术花山”系列活动是今年活动的亮点。围绕花山岩画主题推出的公益演出、公益研学课程、红陶制作体验以及邀请篆刻大师黄志深主讲的《花山岩画和篆刻艺术》主题讲座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将为大家从多种角度展现花山岩画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并宣传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艺术花山”主题公益研学课程也将走进校园,向学生介绍花山岩画的相关知识,并由非遗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相关的剪纸作品。
此外,南宁市博物馆还结合非遗,推出“体验非遗技艺”集市活动、“体验非遗表演”皮影戏公益演出等,让大家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树立起文化自信。
“非遗进校园”也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内容。6月9日,由南宁市兴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与兴宁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南宁市兴宁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暨南宁市解放路小学、南宁市华强路小学第四届非遗节在华强路小学举行,通过“非遗奇遇体验”“非遗文艺荟萃”“民族传统体育炫”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展5个版块展示兴宁区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丰硕成果,并在校园营造保护非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
“这是白芷,有止痛难过的功效,这是薄荷,可以提神醒脑……”在华强路小学中医文化馆中,同学们正在展示中草药香囊和艾条的制作方法。在进校园的过程中,华强路小学开设中医药兴趣班,通过教授中草药知识、闻香识药、讲解中医药相关故事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传统中医药。
在“非遗奇遇体验”版块中,解放路小学还展示了同学们学习南宁剪纸和戏曲的成果作品。此次非遗节还邀请了兄弟院校进行展示。人民路东段小学、中兴小学、虹桥小学、金川路小学等分别展示了其开展打金打银、扎染、麽乜、竹编等非遗技艺教学的成果。
“非遗文艺荟萃”版块中,同学们动态展示了邕剧、粤剧、南宁童谣、剪纸、壮族山歌的非遗魅力。其中粤剧选段《挂画》通过小戏娃们在椅子上跳、立、转、卧等舞姿和特技的呈现,展示了绝妙的“椅子功”和“手绢功”;原创民谣作品《老南宁新民谣》将学校剪纸元素融入舞蹈动作,体现解放路小学形式多样的民谣传唱教学;《剪纸服装秀》把剪纸与服装结合起来,带领大家领略剪纸非遗之美;华强路小学华之莺合唱团带来的壮乡原生态民歌《好比甜糕层叠层》韵律独特、曲调优美,传递了感恩共产党、感恩伟大祖国真挚情感。
非遗节活动中,还举行了《薪火相传筑梦未来》导师聘请仪式,为蒙丽妹、贺天美等6位老师颁发了校内传承导师证书,为钟昀睿、粱素梅老师颁发了校外传承导师证书。接下来,导师们将走进解放路小学,广泛开展戏曲、剪纸、南宁民谣等非遗技艺的传承教学。
近年来,南宁市兴宁区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解放路小学等一批学校作为兴宁区非遗传承特色学校,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扩大了传承的人群,促进非遗保护成果的共建共享。解放路小学副校长韦艳虹表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举办对于中小学生非常有意义,希望通过非遗节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更多孩子了解非遗、喜欢非遗、进而传承非遗,也让同学们通过非遗的传承,增加对家乡的认识,对民族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树立起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