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居民梅贺君可没闲着,剧场看演出,街头观路演,场馆赏展览。他说,黑龙江省首届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简称“艺术季”)为百姓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欢乐,看也看不够。
梅贺君道出了哈尔滨广大市民的心声。历时两个半月、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中俄地方文化艺术季,吸引了上百万观众前来观赏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黑龙江省的文旅影响力。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晶说,艺术季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文化魅力的形象窗口,百姓和游客在艺术欣赏中得到了文化熏陶,提高了文化素养、提升了文化自信。
用特色活动营造艺术氛围
艺术季推出了歌舞鉴赏、美食品鉴、节庆活动等八大特色板块,共计125项特色活动。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杨柏婷说,艺术季以展演展览为形式、以黑龙江地域文化为特色,通过释放“演艺+旅游+商贸”的叠加效应,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目标。
艺术季期间,佳木斯市举办了中俄美术家交流会、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文艺代表团专场演出、俄罗斯哈巴边疆区民族文化专场演出等8场中俄文化交流活动。在黑河、鸡西、鹤岗等7个城市,或中俄演员联袂演出、或俄罗斯专场演出、或举办中俄艺术展,共推出了58场展现俄罗斯艺术元素的展示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在戏曲欣赏板块,推出了京剧、评剧、龙江剧等多个剧种,红色经典、传统名段接连登台,更有王珮瑜、于魁智、李胜素、何赛飞等一众名家前来助阵,让百姓过足了戏瘾。歌舞赏鉴板块中,芭蕾、歌剧、音乐剧、民乐、交响乐等专场活动持续上演,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在浪漫的哈尔滨“音乐之都”交相辉映。
用艺术创新点亮百姓文化生活
“我们力争在艺术季的展现形式上进行大力创新,以此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与艺术近距离接触,最大化提升黑龙江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三级调研员盛任说。
街头路演板块是艺术季的创新之举,邀请了来自各大艺术院团、院校及国外的街头艺术家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等城市地标、交通枢纽进行街头路演,涵盖器乐、杂技、绘画等八大类别16个项目,演出600场,单日参观线下客流达10多万人次。
▲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花车巡游演员与游客互动。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而花车巡游板块则成为艺术季的吸睛项目。8月25日,以流光溢彩、俄风俄韵、青花雅韵、欢乐表演为主题的2辆彩车、6支中俄演出团体构成的花车巡游方阵,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缓缓行走,中俄演员表演着舞蹈、器乐、声乐等各种节目,吸引了上万名市民、游客争相观看。
此外,艺术季期间,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展览论坛作为创新项目推出。黑龙江省书画院、哈尔滨音乐学院、齐齐哈尔大学等多家单位,相继推出俄罗斯油画展、中俄名家摄影展等20项艺术展览,以及中俄音乐学术研讨会、俄罗斯侨民文学国际研讨会等12项文艺论坛,将展示与欣赏、参观与研讨、体验与互动进行了有机融合。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谭博说,艺术季的举办,使得多元文化在黑龙江进行融合绽放,中外风情的交互体验更是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黑龙江的独特艺术魅力。
用演艺赋予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8月18日,作为艺术季系列活动,中俄H2O电音嬉水节在哈尔滨融创乐园举办。电音嬉水节推出了啤酒达人大赛、千人水球大战、万人电音泼水、俄罗斯民族歌舞展演等,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长期关注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专家姜一海说,艺术季以“文化艺术+旅游体验”为手段,以文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让游客充分感受到黑龙江特有的文化活力,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黑龙江在艺术季期间还引入优质消费食品、文创产品入驻,推出了备箱集市、美食街区、国潮市集、特色商品展销会等新兴生活消费聚集区项目,为市民及游客奉上一道道有生活、有烟火,消费场景丰富、文艺气息浓厚的艺术消费盛宴,掀起了龙江夏季旅游新高潮。
8月30日,艺术季在哈尔滨伏尔加庄园完美收官。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于峰说,艺术季以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高质量的文旅综合服务,推动了更多内容、模式、业态、场景等的融合发展,丰富了旅游经济业态,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实现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2023年9月19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艺术的绽放 百姓的欢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