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舞出中国诗意精神

2023-07-24 10:13 来源: 文旅中国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当诗书画音与舞蹈综合同台,将呈现出一场怎样的文化视听奇景?7月22日、23日,以苏东坡为题材,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眉山市委宣传部出品,眉山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作媒体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共同支持的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

该剧是眉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的重要举措,旨在以中国传统写意的手法回溯千年,与东坡这位“异代知己”达成对话。

致敬传统文化

用时代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以中国式现代性话语参与世界文明进程。作为苏东坡的家乡,一直以来,眉山都在为讲好东坡故事、传承推广东坡文化而努力。

苏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和文人精神的重要代表,他的乐观与旷达、积极与生动、深情与热爱也构建着当今中国人的品性。千百年来,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古迹,“东坡”二字已然融入眉山人的骨血。早在2021年,眉山市就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商定共同出品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实现对东坡文化内涵价值的挖掘转化,不断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为让《诗忆东坡》从众多苏东坡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一行于2021年10月前往眉山考察调研,并就联手打造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与眉山市级相关部门、苏学专家、文艺界人士等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双方一致认为,《诗忆东坡》是对绵延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次致敬,也是一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标国际市场和国际审美的守正创新,要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用时代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团队。特邀知名编导、舞蹈家、画家与视觉艺术家沈伟担任总导演、编舞、编剧、视觉总监、舞美设计、服装设计、造型设计,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电视剧“飞天奖”评委郭长虹共同编剧,由知名旅法华人作曲家、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担任音乐总监,由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残奥会闭幕式灯光设计萧丽河担任灯光设计,由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涛担任书法篆刻设计。聚合国内外以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线优秀艺术创作力量的团队,开启了一段将千载东坡文化与中国美学从本土推向世界的使命旅程。 

萃取气质精华

找到诗词和舞蹈的连接点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舞蹈诗剧形式打造的全新力作,作品结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与时代内涵,以融合了中国舞、戏曲、武术等身韵的流动表达,探索对中国诗意精神的现代寻觅。

诗词如何与舞蹈相融合、转化成视觉艺术,是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艺术创作的难点所在。“每个人对诗词都有自己的情感、想象、认识和感受,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要归纳出一个固定的东西,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质疑,认为这和想象的不一样,也不是我想象中的诗词,这是我们最担心的。”沈伟透露,舞蹈艺术有自己的魅力,诗词也有另一种魅力,当两种魅力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不一样的磁场,找到二者的连接点是关键。

“东坡先生的情怀与人生态度,就是我们解题的钥匙。”沈伟表示,创排近两年,团队深度研究和挖掘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学的精粹,选取适合舞蹈的表达角度,意象化地展现东坡文化的不同侧面,赋予其更深远的时代内涵。作品通过苏东坡的诗词、他的精神、他的人间情怀和世界观,展现出人类的共性,跟每一个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希望每一位观众看完演出走出剧院时,东坡先生的思想和态度能存在于他们的身体中,久久不能忘怀。”沈伟说。

“这部剧就像一面镜子,大家能在苏东坡面前照见某一刻的自己。”对历史专业出身的郭长虹来讲,苏东坡是再熟悉不过的人了。据他介绍,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文本上的工作并不是很多,但是需要了解舞蹈诗剧的特质,还需要根据编导的意图来结构整个舞蹈诗剧。“就舞蹈诗剧来讲,我们更多地是用意象,比如月亮、花鸟、宇宙,甚至是芸芸众生,来发掘他的悲喜和人生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展现他在人世间的痕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对苏东坡有非常细致、全面的了解,更要找到在精神上与苏东坡契合的方式,把苏东坡的精神气质萃取到最打动人心的那一部分。

在最终的表现形式上,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开创性融合了诗词、国画、书法、篆刻、古琴、戏曲、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音、舞、诗、画的综合视听体验,探寻中国文化深处的精神图景。其中,书法与舞蹈的“跨圈”结合成为一大亮点。尤其是作品中,由杨涛执笔的多幅书法作品和印章篆刻,让书法文化与舞台艺术相得益彰。

“在多种艺术融合进一部作品中时,它们需要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杨涛表示,《诗忆东坡》取材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诗词和思想情怀等,每一幕剧情都具有不同的韵致与气息。自己在题字书写时,会与主创团队多次沟通,思考书法篆刻如何与剧目的整体审美和每一幕表达的主题吻合,符合剧情的环境与情绪表达。此外,书法的点画与布白思考、书写风格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视觉变化。当书法跟其他艺术形式相配合时,视觉效果则会产生轻重、主次变化,而这也是杨涛作为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的书法设计时着重考虑的。

创新合作机制

艺术呈现中国精神内核

创排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同时也是一次促进跨界融合、践行创新传播的生动实践,开启了央地合作的新篇章。

据悉,《诗忆东坡》集结了国家文艺院团、地方政府、基层院团和中央媒体的文化资源,沿革模式经验,发挥各自优势,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转化的新机制。成功打造多部舞台艺术精品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本次也以全新、全面的手段塑造了一个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人物。

作为东坡故里,眉山也因东坡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结缘,此次携手是眉山与国内顶尖艺术院团精诚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汇聚顶尖艺术家、凝结全体主创人员智慧汗水的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必将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目和东坡题材文艺创作的标杆。

俯察诗情,仰忆东坡。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以极致审美体验、创新探索之作,致敬这位拥有至高成就的艺术巨匠,以真情与精神图景的漫漫求索,描摹这位救世为民、一往情深、旷达乐观的中国人,唤醒你我潜藏于心的力量。据悉,作为一部深耕中国民族精神、文化精神的舞台艺术作品,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将对标国际演艺市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登上国际重要舞台,推动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力图用时代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壮哉美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责编: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