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寒假时间,“解放路115号,这里有戏”的口号,正在泉城济南彰显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孩子们、学生们、青年们,到山东省话剧院看戏,参与到艺术活动中。
创作与演出,是文艺院团的立身之本。过去一年来,山东省话剧院着重提升打磨话剧《孔子》,逐步推动全国各地巡演,先后复排话剧《乳娘》《且爱》《雷雨》等奔赴全国各地巡演,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期,山东省话剧院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将坚持以创新赋能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打造更多高质量作品。
“创作是中心任务,演出是中心环节。”山东省话剧院院长董旋表示,院内将“延伸自己的工作手臂”,整合和吸纳各类资源,与院线就巡演计划进行磋商,持续推动话剧《孔子》巡演;计划创作并演出以《聊斋》为剧本基础的系列小剧场话剧,目前完成1部剧本创作,以及1部经典名著作品《威尼斯商人》,增加常态化演出的剧目储备,促进山东小剧场话剧演出市场的发展。
同时,山东省话剧院聚焦现实主义题材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创作方向,计划推出优秀原创新作剧目大型音乐剧《甲辰序言》,目前剧本创作中。创作话剧《长河入海》,这是一部文化惠民、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艺术作品,剧本创作已完成。筹办第三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演出季(9月至10月),擦亮“好戏山东”文化新品牌。“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演出季”分别于2017年、2019年成功举办了两届,是山东文化发展的亮点活动之一。举办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话剧演出季暨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剧目展演(10月至11月)。积极参与惠民演出活动。继续打造亲子剧场、星期五剧场和戏剧梦工坊三大常态化演出板块,加快打造“解放路115号山东文化艺术新地标”,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多年来,围绕文艺院团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地进行多方探索。在山东省话剧院,过去几年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两个关键词“现实题材”“年轻群体”。
在山东省话剧院创作演出团队看来,只有和现实生活产生紧密关联,只有真正做到“讴歌时代风貌”,文艺作品才有可能巩固受众群体。为此,以打造“好戏山东”品牌为依托,山东省话剧院今年主打创作演出的年轻化、生活化,吸引更多民众关注话剧艺术。
(图片由苏锐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