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是传承于浙江磐安县东北部山区,是“赶茶场”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以玉山古茶场为主要竞演场所,集竞技、娱乐、信俗、艺术于一体的传统体育游艺活动,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北部尚湖、玉山、尖山、九和等乡镇。
“迎大旗”起源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赶茶场期间,各村派出迎旗队伍,在广场上竖起旗杆为30多米长,旗面面积数百平米的大旗。
大旗由旗头、旗面、旗杆、拢耸竹等几部分组成,竖起时,旗杆高耸入云,大旗迎风招展,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场面甚为壮观。旗面是大旗最惹人赞叹的,不仅面积巨大,绘画技术、制作工艺也相当精细,主要绘以威风凛凛的“龙虎相斗”图案,故称“龙虎大旗”。
迎大旗包含祭旗、穿旗、竖旗、迎旗、收旗5个主要环节,需80—100个壮汉分工协作完成。参与活动各村以旗杆高度、旗面大小、绘画水准、迎竖技巧等为标准互竞高下,以高、大、精、巧者为胜。
首先是祭旗,由各村大旗队持旗头和福礼到玉山茶场庙祭拜茶神。而后是穿旗,各队分工组装旗杆、旗面、旗头,绑拢耸竹,系旗索,以备竖旗。
竖旗和迎旗是活动的核心表现形式。竖旗时由队员协作分别用撬杠、旗叉、拢耸竹和旗索在5分钟内竖起近2吨重的大旗,大旗竖起后,持拢耸竹、旗索人员以旗杆为圆心形成伞状排列,以固定旗杆。
迎旗时由1人指挥,20余名队员将旗杆凌空抬起,其余队员控制旗杆稳定性,使大旗整体移动,绕场“迎”旗。最后是收旗,大旗回到原点,众人缓缓平放大旗。
迎大旗活动与当地独特的茶文化、庙会文化、审美文化渊源深厚,是磐安历史和文化的活载体,作为竞技游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更有助于通过活动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聚族睦邻、团结协作的磐安精神、浙江精神。
历史上曾有36面大旗齐聚茶场庙的盛况,如今的“迎大旗”以在赶茶场期间展示为主,给每个到场的当地茶农以及外来游客展现出磐安民俗的博大情怀,它极具艺术欣赏、文化研究价值。目前,迎大旗活动已成为磐安地方文化的独特名片。
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