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至14日,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孔子》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歌剧厅圆满上演两场演出,数以千计的观众走进剧场观看,并给予热烈的掌声。8月12日、14日,文化进万家——中国歌剧舞剧院走进河北廊坊“公益舞蹈艺术·大师课”“公益舞蹈艺术·舞蹈工坊”活动也来到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舞剧《孔子》主要演员与舞蹈学员、当地舞蹈爱好者亲切互动,并展开了舞蹈教学课程,受到广泛好评。
此次活动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署,积极助力河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旨在扶持廊坊市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培训工作,提升当地文艺工作业务骨干艺术能力,为传播新时代文明实践价值导向,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影响做出积极努力。
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中心副主任魏娜说:“作为国家院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不但把高雅的舞剧艺术带到河北廊坊,更要把高水准的舞蹈艺术公益课带给当地的舞蹈爱好者,把推进河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落到实处,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演出剧照
舞剧《孔子》创排于2013年,选取了孔子周游列国的生命历程,这是一次不断碰壁的旅程,一次无法完成梦想的不归途,一次求而不得的坎坷路。全剧由“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构成。剧情从参政进谏,周游列国,危困绝粮,弦歌幽兰,晚年归鲁,修改《诗经》,撰写《春秋》,制礼作乐等情节,展示了在艺术上提出“尽善尽美”最高理想的孔子一生。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副团长朱寅谈到,舞剧《孔子》中有很多舞蹈片段非常好看,九年过去了,如今依然受到大众的喜爱。历经了创排、全国巡演、现场交响版三个阶段,舞剧《孔子》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高度。
演出结束后,廊坊市民郭先生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说,自己是一名文化爱好者,舞美和音乐十分贴切,欢迎这样的剧多来到廊坊,多向市民朋友普及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精心制定“大师课和舞蹈工坊”课程流程,针对到场的观众群体,制定教学内容。在“舞蹈大师课”活动现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导师级明星舞者、国家级演员,也是本次演出的主演团队成员刘彬、杨思宇、余瑜做客实验剧场,与观众分享舞剧《孔子》巡演经历和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不仅展示“以舞问孔”的舞蹈片段,让现场观众感受舞剧《孔子》的魅力,更由扮演妃的主要演员余瑜,现场教授舞蹈动作。观众踊跃互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掌声。
公益舞蹈艺术·大师课现场余瑜教小朋友们练习舞蹈
观众们认真学习公益舞蹈艺术·大师课
在公益舞蹈艺术·舞蹈工坊,侯猛、包云波教小朋友们学习舞剧《孔子》中《采薇》片段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演员侯猛和包云波在公益舞蹈艺术·舞蹈工坊中教小朋友们学习了《孔子》中“采薇”片段,课程结束后,侯猛表示,孩子们学习十分认真,希望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魅力。包云波谈到,在教给孩子们动作之外,以鼓励孩子们为主,鼓励让孩子们能从心里美起来。
新绎控股副总裁、丝路中心总经理胡锋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中国歌剧舞剧院带来的两次课程,是主演们与廊坊学舞蹈的孩子们进行的深度的交流,对于传统文化、舞台演出的普及、推广以及对孩子们在艺术方面的启迪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提供)
拍摄/陈晨、郑智中
后期剪辑/赵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