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十年会演 十年收获

2022-12-27 21:29 来源: 文旅中国


用戏剧小品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用曲艺小调抒发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用歌曲舞蹈讴歌党、讴歌祖国……近日落下帷幕的广西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既是一场艺术的盛宴,也是一场人民的盛会。广西14个地市的近2600名群众带来16场专场演出、4场惠民演出,汇集了204个原创节目。一个个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节目,围绕乡村振兴、喜庆小康、清正廉洁、为民奉献等主题,用生动的文艺形式讲述新时代广西故事,展现壮乡儿女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团结奋斗向未来的昂扬风采。

作为广西重点打造的群众性文化品牌,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自2012年举办首届活动至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唱响了惠及城乡的连台好戏,极大丰富了基层文化供给,还推出一批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培养了基层文艺人才,开创了新时代壮美广西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01

激活群众文化一池春水


过去的十年,是壮美广西日新月异的非凡十年,也是壮乡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

2012年,第一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在南宁举办。在汇报演出中,来自百色西林县那劳乡的农民业余壮戏团带来了开场表演,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自编自演的节目能在如此高规格的活动平台和敞亮大气的南宁剧场演出,让这群平日里面朝黄土的农民演员无比激动。这掌声不仅是对他们精彩演绎的回报,更是对群众文艺蓬勃发展的激励。

十年来,基层文艺会演办在基层、热在基层,通过这一平台,一批批活跃在街道巷陌、田间地头的普通群众走上舞台,成为最耀眼的存在。从最开始完成任务般找人参加,到如今群众积极踊跃地报名参与,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已经成为广西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群众文艺活动,成为壮乡群众文化十年发展的缩影。

今年,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再次如约而至,来自各个行业的约2600名群众纷纷走上舞台,为时代欢歌,为百姓抒怀。204个原创节目涉及戏剧、曲艺、器乐、舞蹈、声乐五大门类,主题鲜明、内容深刻。“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余热的舞台。”在汇报演出的舞台上,67岁的靖西退休干部廖清波神采飞扬、自信满满,“我们不由自主、发自肺腑地讴歌党和国家,赞美新生活。”

“群众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这是广大群文工作者共同的感受。从2012年到2022年,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舞台越来越大,参与者连年增加,节目质量逐渐提高。“经过十年的积累,广西人民享受艺术、欣赏艺术、创造艺术的能力得到提升,基层群众的文艺创作热情和演绎水平也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全民艺术的普及。”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覃广周说。



▲ 广西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参演节目客家山歌剧《审麻袋》    唐文佳 摄

02

打造群众文艺创作高地


“审麻袋,问麻袋,大恩大德就道不尽……”在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中,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带来了客家山歌剧《审麻袋》。作品以载歌载舞、诙谐幽默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乡村振兴第一线的生动故事,展现了第一书记和乡亲们发展农业、扶贫助农的一系列感人事情,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客家山歌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贺州在历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中的“招牌”。《审麻袋》的参演者之一、客家山歌剧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聂小文说,近年来八步区创编了多个客家山歌剧,通过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舞台,这些作品得到广泛传播,看的人越来越多,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使客家山歌剧在贺州土地上得到传承。

“一年一届的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是检验各地群众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和衡量各地群文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正如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林园所说,历届会演,广西的基层群众文艺工作者针对重大主题开展文艺创作,通过建立培训、层层选拔、打磨修改等机制,不仅会演节目质量逐年提高,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水准也逐届提升。特别是以地方文化为创作元素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瑶山夜语》《香莲传》《夜了天》《青山永驻爱民心》《三难有情人》等优秀文艺作品相继涌现,屡获广西和全国各类文艺创作及比赛大奖。这些基层文艺作品对宣传广西、提升广西文化品牌内涵、挖掘广西文化资源、增强广西人民文化自信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不仅是文艺精品诞生之地,更是普通群众艺术梦想起飞的地方。通过一次次会演,更多基层文化人才被挖掘、培育,更多的艺术精品被创造、传播。通过这个舞台,群众变成“明星”,才华绽放于更广大的天地。每年会演的组织工作,也从原来的临时招集转变为常态化的团队储备建设。“以前业余团队成员都是年纪较大的群众,现在已经有学生、社会各界年轻人士参与进来,丰富了队伍构成。”梧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立骞说,不同年龄、专业的文艺爱好者的加入,激活了队伍创作演出水平,有利于新理念、新创作思维的落地落实,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


▲ 广西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曲艺节目壮族唱天《锦绣》     唐文佳 摄

03

走出惠民乐民新路


11月15日晚,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华林社区八一广场上欢歌热舞,广西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演员走进华林社区,献上了一场精彩演出。“我们在家门口大饱了眼福。”凤凰镇居民蒙大姐说。

百姓创、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为了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在机制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从第六届起,会演从南宁转至各市举办,让各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追剧”的愿望。这也标志着会演走出了一条群众参与更广、惠民乐民更实的新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第八届、第九届会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各场次活动进行网络直播和线上展演,“云观演”“云互动”直接带动了会演热度上升,在线观看人数从200万增加至300万,全面提升了公众的关注度和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今年,我们坚持一贯以来的传统,在会演前期要求各地通过集中会演或线上展演竞演等形式进行作品推荐。各地市也在会演期间和结束后,挑选部分精品节目开展下基层惠民演出,让更多百姓共享文艺成果。”广西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韦佳介绍,会演通过全国公共文化云、广西广播电视台、承办城市电视台,以及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或转播,有效实现区内、区外群众联动。




2022年12月27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特别报道

《十年会演 十年收获》

↓ ↓ ↓ ↓ ↓ ↓ ↓ ↓ 

2212276bwhbwhb06bc(1).jpg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