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已经从个人的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是阅读推广的重要对象。然而,一些公共图书馆在家庭阅读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推广方式单一、资源不足等。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制定和完善有效的策略来推广家庭阅读。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的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推广策略和方法,以推动阅读文化的发展。
家庭阅读现状
2022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亲子早期阅读行为中,0至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阅读习惯的家庭占73.2%,在这部分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6.14分钟陪孩子阅读。2023年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0至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长。从中可以看出家庭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未成年人也将阅读行为融入家庭生活习惯。然而笔者以烟台市为主进行调研,在龙口市和蓬莱区分别走访了160组家庭,其中80组家庭居住于乡镇, 80组居住于城市中心。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这160组家庭阅读总体呈现五个特征:一是从家庭阅读的时间来看,城市中心的家庭阅读时间最长,这部分家庭家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阅读书目,不足的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借阅补充;村镇的家庭阅读时间相对较短,他们的家庭阅读资源相对较少,镇政府所在地相比其他村镇阅读时间长,农家书屋、学校图书馆、街镇图书馆分馆是主要借阅场所。二是家长对于孩子的阅读指导也是影响家庭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中心家长愿意并能够挤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而居住于村镇的家长因工作忙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跟孩子一起阅读,他们中有86%的家长认为,阅读是孩子的事,并且把孩子的阅读与课业学习画等号,孩子阅读应该由学校和老师负责。三是许多家庭阅读带有功利性,75%的家长认为阅读主要是为了工作、应试等需求;54%的孩子认为读书是为了写好作文,提高阅读能力。四是手机新媒体等的普及对家庭阅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乡村家庭中,孩子沉迷于手机短视频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在城市中心,这种现象相对较少,主要体现于家长的监督和影响。五是城乡阅读差距最显著的体现在于学龄前儿童的阅读量上。居于乡村的学龄前儿童因家长教育意识、阅读资源缺乏等原因,一年的阅读量大约在1至3本,居于城市的学龄前儿童阅读量约在6至10本。
家庭阅读问题产生的原因
重视程度不够。家庭阅读是培养家庭阅读兴趣、提高家庭成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但目前一些家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首先,一些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有些家庭片面认为,阅读是孩子的事,阅读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为了写好作文;成年人阅读大多为了娱乐。这种看法忽略了家庭阅读活动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融洽家庭气氛的作用;家庭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也能够涵养孩子的品格。其次,一些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和指导。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它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然而在家庭阅读方面,部分家长自己都没有阅读习惯,也不具备指导孩子阅读的能力和素养;部分家长没有足够耐心陪孩子一起阅读,总是以工作忙、精力有限等理由推脱,从而导致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以及阅读兴趣并不了解,导致他们无法提供有意义的阅读书目,从而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阅读资源不够丰富。首先,图书资源不够丰富会导致家庭阅读的单一性。家庭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家庭成员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阅读书目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其次,图书资源不够丰富也会限制家庭阅读的质量。一些基层图书馆的图书可能过时或内容不够丰富,无法很好满足家庭对阅读的需求。尤其是在教育和亲子阅读方面,家庭需要良好的图书资源来引导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如果家庭藏书不多,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又达不到要求,那么家庭在阅读中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读物,无法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再次,图书资源不够丰富会降低阅读兴趣。如果某些热门图书或经典图书的数量有限,那么家庭在借阅时可能会面临排队等候的情况,长时间等待会消耗家庭成员的耐心,影响他们对家庭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最后,城乡儿童在0至8岁这个阶段主要阅读书目是绘本,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绘本比普通书籍在制作成本等方面要高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家庭购置绘本的意愿;再就是基层图书馆在书目配备中考虑的是受众最大化,部分地区乡村婴幼儿数量少,绘本更新频率不高,导致绘本借阅率不高。
手机短视频等的影响。首先,手机短视频等的便捷性和吸引力使得很多家庭成员更倾向于选择这种方式来消遣娱乐,而不是阅读。长时间依赖手机短视频等,可能导致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减弱,甚至完全忽视家庭阅读的重要性。尤其对儿童而言,短视频因其兼具声光电等功能,更能够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儿童不具备较强的自律性,家长监督指导作用的缺失会导致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其次,手机短视频等的充斥也会分散家庭成员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在家中无法集中并参与到共同的阅读活动中,从而减少了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和互动的机会。再次,手机短视频等还带来了一定的内容选择问题。许多手机短视频等内容偏向娱乐和消遣,缺乏教育和知识性,长此以往会影响家庭成员的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公共图书馆在推动家庭阅读中的作用
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目。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加强读者群体研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城乡受众群体的所需所愿,清单化、具体化提供图书的书目。要加强与学校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图书馆以及出版社和书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图书采购渠道,引进新的优质图书,增加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供给,确保家庭成员始终能够接触到新鲜、高品质的阅读书目。这不仅可以提供持续的阅读动力,也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图书征集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捐献图书。通过征集活动,动员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将闲置的图书捐赠给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再次,除了纸质图书,公共图书馆还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电子书籍和各种数字资源,为家庭成员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平台,随时随地阅读电子书籍、在线阅读报纸杂志等。最后,公共图书馆需要积极与其他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模式,通过建立阅读联盟等形式,为家庭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资源。还可以与博物馆、艺术馆等机构加强合作,在提供阅读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丰富家庭成员的阅读体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吸引家庭成员参与。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在城乡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家庭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以及在图书馆设置互动阅读角,在农家书屋设置绘本专柜等方式,提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黏性,吸引更多家庭尤其是乡村家庭成员的参与,推动乡村家庭充分运用周边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其次,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与家庭阅读相关的机构、专家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家庭阅读研讨和培训。通过召开研讨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集聚相关领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为家庭阅读推广人和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家庭阅读理念和活动信息,通过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关于家庭阅读的文章、活动信息、推荐书目等内容,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其中。
制作便捷有效的应用程序方便家庭阅读。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发家庭阅读相关的应用程序,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和服务,家庭可以在线阅读图书馆收藏的电子书籍和期刊,不仅可以解决图书资源不够丰富的问题,还为家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此外,应用程序还可以提供家庭阅读推荐列表,根据城乡家庭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兴趣爱好,个性化地推送适合他们的图书和阅读活动,提高家庭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设置一些家庭阅读的互动功能,例如阅读挑战和亲子讨论。通过设置阅读挑战,如每个月读一本书或每个季度读一本经典名著,鼓励家庭成员互相切磋和督促。同时,在应用程序中可以设置亲子讨论区,家庭成员可以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并在应用程序中进行讨论和互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郑锦芳系山东龙口市文化艺术中心馆员,主要从事基层图书资料管理;杨超系山东烟台蓬莱慕湘藏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基层图书资料管理;陈美卉系龙口市文化艺术中心助理馆员)
责编: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