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誉,壁画更是三晋大地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构成从汉代墓室壁画到唐宋元明清寺观壁画的完成序列。其中,北朝墓葬壁画上承汉晋、下启隋唐,是最具代表性的宝藏之一。
12月20日,位于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据介绍,该馆是依托“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北齐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及展示,结合山西地区出土北齐壁画和其他文物的保护、研究、利用、管理为核心的全国首座原址建设的北齐壁画专题博物馆。
北齐徐显秀墓,距今有1400余年历史,是北齐时期壁画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大型墓葬,保存有北齐时期壁画300余平方米,于2002年10月出土面世。其壁画不仅是当时最高绘画水平的代表作品,还全方位生动再现了北齐时期独特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实证了古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的历史地位,是“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展览分为三个展厅,以山西北齐壁画展示为核心,解读时代特征,展现了北朝晋阳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方面的重要地位。第一展厅名为《别都华彩》,通过北齐晋阳、胡风国俗、大象其生、画以仙灵四个单元,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古人的精神风貌;第二展厅名为《一眼千年》,是北齐徐显秀墓展示专厅,在内容上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从考古发现、原址展示、科学保护三个角度进行讲述,详细说明了北齐徐显秀壁画墓的来龙去脉;第三展厅名为《简易标美》,分别展出了太原娄叡墓壁画、忻州九原岗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墓壁画三个部分,为人们了解北朝晚期的绘画艺术提供了系统的认知。
太原是一座拥有5000年文明史与2500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太原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的突破口,持续在文旅融合发展、科技赋能创新、文物生态治理和红色基因传承上发力,积极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类博物馆,全力建设展示晋阳风华的“博物馆之城”。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99座,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博物馆之城建设初具规模。
下一步,北齐壁画博物馆将深入挖掘北齐壁画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搭建好壁画保护、研究、利用交流平台,创新“文物+科技”成果运用,不断推动太原文物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太原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国家文物局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推进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和晋阳古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太原力量。
(图片由朱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