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范亭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曾担任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3月,中共晋绥分局决定,以时任晋绥行署主任续范亭的名字命名,创办了“范亭中学”。山西省范亭中学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地,从成立那天起,就代表着我们党的先进文化和先进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范亭中学坚持思想“铸魂”和文化“聚心”,在教学实践中,以“红专课程”为引领,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不断强化思政课与校本课程一体推进,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同步发力,特别在传承、创新、结合方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育人之路。
思政课与校本课程同向发力。范亭中学在讲好人教版教材的同时,结合续范亭将军的故事,编辑校本教材《民族典型续范亭》《毛泽东给续范亭的十四封亲笔信》《续范亭文集》等多部图书,引导青年学生既要立志,更要励志,组织学生在入学、入团、入党等人生重要阶段,参观续范亭纪念堂,从而增强学生为国为民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红色阵地建设有特色,以红色文化育才。高中阶段正是个人成长的拔节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范亭中学坚持以“育人”为先,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文化阵地,引导学生多元发展。在范亭中学,学校的社团刊物、文化活动等都充分展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以毛泽东评价范亭将军“云水襟怀”中的前两个字命名成立了“云水诗社”,以著名教育家、老校长程友三名字命名的“友三管乐团”,还有以书法家、范亭中学教师段体礼名字命名的“体礼书画社”,以校报《范亭园》为主要阵地的通讯组,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参与其中。
校园环境主题鲜明,以红色沃土育人。范亭中学通过加强校园红色环境建设,让红色基因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突出地方红色文化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充分发挥着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将军广场和梧桐广场宽阔而庄严,是进行升旗仪式和重大活动的场所;双亭花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为师生们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休闲环境。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由校友捐建的那两排巍峨的文化墙,它们以浮雕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范亭中学的办学历史和辉煌成就,让师生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
(图片由高斌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