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家谱不仅是一家之史书,也是中华优秀传统的基础载体之一。11月11日,由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特别策划举办的《佛山家谱:历史典藏与文化传承》展在佛山市图书馆文史展厅开幕。
佛山市图书馆馆长黄百川在致辞中说,佛山是珠三角宗族文化的中心,家谱的修纂与传承是宗族文化得以传承千年的精神纽带与实物见证。佛山市图书馆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家谱的收藏保护与整理研究,截至2023年9月,馆藏家谱共有145个姓氏1279种3022册;先后编纂了《佛山市图书馆藏家谱目录》《佛山市图书馆馆藏家谱目录(2019年续编)》《佛山市家谱提要及书影》,创建了佛图家谱族谱库、佛图馆藏族谱数据库,并受邀参加上海图书馆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课题“编纂《1949年以来中国家谱总目》”,共同参与“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
开幕式上,佛山禅城南庄镇罗格孔家村村长孔庆耀代表南海罗格诗礼堂捐赠《重修南海罗格房孔氏家谱》,大儒谱社总经理曾明轩代表小涌曾氏前峯公理事会捐赠《顺德小涌曾氏锦里房族谱》、代表大儒谱社捐赠《博罗曾氏》,三水区陈氏大宗祠管委会陈达荣代表三水白坭陈氏大宗祠萃庆堂捐赠重修的三水《白坭陈氏宗谱》,这几部家谱均为佛山本地著名姓氏的重修家谱。广东常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柏球代表李柏汉捐赠广东新会《云步李氏宗谱》复印本。据了解,佛山市图书馆同时也收到热心人士杨柱贤捐赠的《罗南杨邝宥公族谱》、郑北洋捐赠的《中山三乡郑爱文祖房家谱》。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和现场的读者参观了展览。本次展览的主要内容包括“谱牒幽光:家谱的起源”“聚族而居:佛山家谱的历史演变”“宗谱绵长:家谱内容介绍”“诗礼传家:族谱中的家训”“佛地谱萃:多姿多彩的佛山家谱”等。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地展示了家谱的基本知识和佛山地方家谱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佛山市图书馆多年以来致力于家谱文献收集、整理与服务的成果。现场还展出了佛山市图书馆藏古籍家谱和新修家谱实物数十种,让读者在新旧家谱的对照中真切的感受到家谱文化穿透时光的绵长意蕴和深厚积淀。
当天,肇庆学院历史系主任吴劲雄在佛山家谱主题文化讲座中作了《佛山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与内涵价值》主题分享。吴劲雄从佛山家训的主要情况、主要特征、主要内涵、主要价值等方面,通过《霍氏家训》《庞氏家训》《冼氏家训》等佛山家训文献实例,详细阐述了佛山传统家训在齐家治国、为人处世、读书治学、规训族人行为,铸就优良家风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与深远意义,让大家对佛山族谱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除了展览和讲座之外,佛山市图书馆还组织了线装家谱制作和姓氏书签制作两个传统家谱文化互动体验活动,以丰富大家的观展体验,更好地感受家谱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指导老师介绍了家谱的基础知识与线装书的基本知识,并指导大家亲手制作了一本古色古香的线装家谱。读者在佛山市图书馆五楼文史展厅就可以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姓氏书签,将联系血脉深情的那个字印在书签上,也默默地扣进意识里。
佛山自古“氏族之繁,不可胜纪”。《佛山家谱:历史典藏与文化传承》展是佛山千年家谱文化底蕴的绚丽展现,也是佛山市图书馆多年来聚力于家谱文献工作的一次总结追溯与集中体现,更是佛山市图书馆弘扬佛山家谱文化,延续佛山历史文脉新的工作起点。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31日。
(许建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