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至2023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村产业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金中都城内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道路遗迹,这条道路宽约20米,从所在位置、道路规格以及使用和沿用情况来看,初步推测是端礼门内大街,为进一步探寻端礼门的准确位置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依据。”在日前举办的“挖掘中都文化 传承城市文脉——北京建都8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丁利娜介绍了金中都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
近10年来,金中都考古工作突飞猛进,金中都城各类遗迹陆续被揭露:首次发掘了金中都外城墙、马面、护城河、顺城街道路等,并了解了这些遗迹的形制结构和营建方式;在丽泽金融商务区一带发现多种形制、不同规格的金代道路数条,以及房址、水井、灰坑、灰沟、灶址等生活居址相关遗存等,为进一步探讨金中都的街巷与里坊布局提供了新素材。此外,发现的唐代、辽代及明清等时期的墓葬遗迹,为深入认识北京城的城市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新依据。
据了解,北京市现存有关金中都的多处重要遗址遗迹位于丰台区,如金中都水关遗址、金中都城墙遗址、莲花池等。目前,这些遗址遗迹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
近年来,丰台区积极与北京市文物局沟通,研究确定了城墙遗址勘探和本体保护工程、莲花池城市水系遗址公园改造提升、城墙遗址公园立项建设3项重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及方案。金中都遗址保护相关工作被纳入重大专项计划,连续3年被列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市级重点任务。《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挖掘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重要文物遗存遗迹,展现厚重历史,突出文化传承,传递古都韵味。《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提出,依托金中都水关、城墙遗址、莲花池公园等资源,加强对金中都历史文化研究和遗址保护展示,建设健康步道,形成以展现北京古都风貌文化为主题的“莲花池—金中都古都文化组团(丰台区)”。金中都的价值和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彰显。
据记者了解,金中都城墙现在地表仅存3处遗迹,分别位于丰台区太平桥街道的凤凰嘴村、万泉寺村、高楼村,在丽泽金融商务区范围内。2016年,按照文物保护规划先行的思路,丰台区完成《金中都城遗迹保护规划》编制,提出将金中都城墙遗迹本体保护纳入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结合城墙遗址“L”形走势位置,设置带状绿化建设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形成与未来发展有机结合的保护利用规划建议,并纳入《丽泽金融商务区绿地总体规划》和《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
金中都城遗址公园以“记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伟大复兴的文化公园”“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前花园与会客厅”为定位,强调历史文化与新时代国际金融商务区的紧密联系。“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将带状场地分为遗址保护带、商务休闲带和自然绿化带3部分,分别采取折线、留白和曲线3种形式,对应城市、历史和自然3个主题。”丰台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带”中融入文化元素,从北至南分为河、门、城、坊、艺5个区域,从金中都的河城体系、中原文化延续、城墙夯筑技术、里坊街巷特色、戏曲文字工艺等方面,通过园林景观、建筑小品、空间设计等现代景观语言对金代历史文化进行再现和阐释,构建出历史、文化、生态多元一体的“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馆”。建成后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将成为丽泽金融商务区的文化助推器。
据悉,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已于今年7月完成前期有关手续并进场施工。按照“成熟一块,实施一块”的原则,目前金中都城遗址公园15.02公顷建设面积已主体完工5.6公顷,对外开放2.6公顷。
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丰台区将继续深度挖掘金中都文化,用现代语言翻译,做好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让那些积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经典文化“热”起来,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3年11月30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用现代语言诠释区域历史文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