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欢欢喜喜过大年 | 辽宁沈阳:五台春晚“文化年夜饭”热闹开席

2024-02-09 13:46 来源: 文旅中国

转动的齿轮、耀眼的冰晶、火红的光影......近日,在2024年央视总台春晚沈阳分会场的联排现场,东北戏曲与当代风尚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擦出创意的火花,在冰与火的和声中唱出沈阳儿女内心的激荡。

今年春节,沈阳的“文化年夜饭”格外丰盛,5台春晚美美与共,向全国观众传递这座英雄之城、幸福之城的温暖情意,展现沈阳人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

央视春晚“何以沈阳”

“沈阳上春晚,一定会让大家记住老沈阳的气度和情怀,也会让大家看到新沈阳的底气与可爱。”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颂自豪地告诉记者。

央视龙年春晚为何选择沈阳?舞台又为何设置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作为共和国的工业奠基地,第一枚金属国徽在这里铸造、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这里冲上云霄、第一个国产机器人在这里孕育......400余个“新中国工业第一”在这里诞生,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筚路蓝缕的重要缩影和见证。沈阳以其标志性的“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劳模精神”串联起近百年的英雄历史,凝结成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基因。

如今的沈阳,文化自信、产业兴盛、艺术先锋、民风淳朴、开放包容、热情好客。除夕夜央视龙年春晚,沈阳分会场将以城市为舞台,以人民为主角,以音乐为主线,向全球华人展示沈阳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沈阳的“浩然英雄气”“新质生产力”“丰美文化韵”和“开放国际范”。

笑声云集 欢乐开怀

“这演员身上的气场呀,得跟咱辽视春晚合得来,不然可就不是那个滋味啦!”在2024辽视春晚的彩排现场,沈阳观众于先生跟记者分享他多年来看春晚的心得。

作为一台被观众喜爱和关注了近四十年之久的卫视晚会,今年的辽视春晚以“龙腾盛世中国年”为主题,延续着超强班底的语言类节目和明星云集的歌舞融合类节目特点。东北籍、辽宁籍艺人回家过年,为家乡叫好,见证辽宁的巨变,在腊月二十九为全国观众带来辽宁的文化饕餮。

“不管是在年俗和传统文化的展现,还是喜庆团圆的氛围彰显,辽宁都做到了极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对辽视春晚给予高度评价。

据辽宁卫视发布的直播统计数据,昨晚播出的2024年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同时段全部频道排名第一、收视率最高破三、直播收视率增幅达143.33%、市场份额最高15.4%。

“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伴随着这首沈阳人耳熟能详的老歌,2024沈阳群众文化春节联欢晚会暨“多彩非遗”特别节目1月23日在盛京大剧院举行。来自全市的专业演员、群文骨干、非遗传承人等欢聚一堂,为广大市民和来沈游客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百姓春晚”。

而在腊月二十八播出的沈视春晚则以语言类节目为主,收集过去一年来的热点事件、暖心事儿、精气神等内容原创文艺节目,将网络大V、开心麻花等专业演员邀请参与到“欢乐”的创作之中。“‘把乐带回家’春节联欢晚会有9个年头了,已经成为沈阳人心中的欢乐IP,今年晚会节目还特别联动了很多文旅的场景,打造了沈阳文旅向外推介的文化窗口。”沈阳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刘明告诉记者。   

梨园春色 唱响文旅

“戏里不知身是客,戏外才见雪漫天”这是京歌名段《三生之梦入梨园》的唱词,沈阳籍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为老家的观众们深情演唱自幼背井离乡学艺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无比眷恋。

这个小年夜,全国40多位梨园名角儿齐聚沈阳。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24沈阳春节戏曲晚会》吸引了越剧名家何赛飞、黄梅戏名家杨俊、京剧明星艺术家王珮瑜等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联袂亮相。晚会还吸引多位沈阳籍重磅嘉宾前来助阵,女高音歌唱家么红、评剧名家冯玉萍、歌手李春波等都回到了家乡的舞台。“无论时代如何变幻,世事如何变迁,唯一不变的就是亲情和乡情。”李春波动情地说。

这台汇聚了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等十余个剧种的大戏,是白燕升团队2023年在沈阳成功举办“戏聚沈阳·擂响中华”活动的延续和升华,不仅生动展示了戏曲之美,还通过主持人串联、微短剧、原创歌曲等多种形式,有力推介了辽宁、沈阳文化旅游,在温暖的小年夜为观众献上了一台文旅融合的戏曲盛宴。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沈水之阳,我心向往。今天的沈阳,观念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丰盛的春晚“文化年夜饭”已经开席,每道文化大餐都在向全国观众展示着沈阳的新形象、新活力,讲述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声音、为助力沈阳全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提供不竭的文化动力。

(图片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辽宁广播电视台提供)

责编:陈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