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护国战争博物馆的护国首义展厅里,孩子们静悄悄地做着手工,有的负责整理零部件,有的负责组装,还有的研究上色……在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下,一双双小手逐渐让纸模“飞机”“坦克”等生动起来。这是正在护国战争博物馆里开展的军事研学旅行,学生们在参观完国防教育基地后,体验制作军事纸模的乐趣。
“纳溪区红色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名人众多,红色遗产丰富,红色遗产的保存较好。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着力建设全国唯一以‘护国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休闲胜地,实现旅游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开展全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大量依据。”四川省旅游学会研学分会副会长梁东考察护国大道文旅改造项目后说。
棉花坡战役作为扭转护国战争局势的关键,在纳溪区留下了百年战壕、护国战争指挥部等遗迹……利用这些红色资源,纳溪区将城旅相融合,规划建设以护国运动为主题的城市升级改造工程,将护国精神与城市建设,护国战争遗迹与旅游发展相融合,打造了AAA级旅游景区护国文化运动园区,目前,已完成护国战争博物馆品质提升,战壕遗址游客接待中心等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园区规划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约20亿元,包含护国战争博物馆、百年战壕遗址、护国公园、国防教育基地、华商同心文化园等。作为纳溪区文旅融合、景城共建理念的地标之一,全力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和“景城一体”推进发展。2022年全年实现年游客量2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周边餐饮、住宿等业态带动就业近500人,带动旅游收入增长率15%,带动旅游人次增长10%。
“酒店主体与外装已完工,正在抓紧进行内部装修,争取12月底试运行。”在华商同心文化主题酒店建设现场,项目部每天都要盯紧节点,倒排工期,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华商同心文化园对面,护国大道红色文化特色街区项目规划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今年项目将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纳溪一处新地标,一个集“商文旅居”于一体的泸州新城特色综合街区。形成以“护国文化”为核心底蕴,辐射带动周边7个A级旅游景区,串点成线,构建红色文化游、生态养生游、亲水狂欢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文旅经济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全域旅游这盘“大棋”将日益显山露水。
城市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一边是研学旅行,认真聆听护国文化给人带来的精神洗礼,或走近战壕遗址,触摸感受百年前战争的激烈;一边是城市建设的提档升级,城市品质的提升,护国精神文化被赋予城市建设中,“人间烟火气”与“红色文化”的交相辉映,既展现了纳溪文化地标,也让纳溪的人气“聚”起来,红色文化“亮”了起来。
近年来,纳溪区紧紧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两大突破”,持续深化城旅融合、产旅融合“两大融合”,激发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强劲活力,将全区分为泸州主城区纳溪片区、大渡口茶酒特色产业聚合发展片区、护国农旅融合发展片区、白节竹生态康养旅游片区、龙车近郊休闲体验片区五大片区,一方面以实现“一体”发展为目标,做好城市空间规划,加快交通骨干通道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另一方面以长江湿地新城和泸州第二医教园区为核心,推动泸州主城区纳溪片区有序开发建设,提高城市品质。
(纳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