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传华夏党建品牌【开卷有益“时习知”】
【党史专辑】
我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五重谍报王”是谁?他有着怎样的传奇潜伏经历?
旧上海
从1931年10月到1945年10月,中共地下党员袁殊以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等多重身份潜伏从事地下情报工作长达14年,被称为“五重谍报王”。
“五重谍报王”袁殊(1939年)
朱德曾称赞他为“我党情报工作战线不可多得的人才”。提及我党隐蔽战线、文化战线和统一战线卓越领导人潘汉年,必提袁殊,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所获得的大量情报均直接出自袁殊之手。
潘汉年
早在1931年底,潘汉年就将袁殊发展为中共党员。袁殊衔命打入国民党CC特工组织,又凭借精熟的日语与日本方面建立了情报关系并接受其津贴。1933年后,他还在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了两年。
杜月笙
1937年后,袁殊辗转投到杜月笙门下,国民党中统和军统都来拉他入伙。在潘汉年同意后,袁殊接受了戴笠的任命,一跃成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少将组长。因参与制定暗杀汪伪特工总部首脑李士群的计划,袁殊被捕,幸亏日本领事岩井英一的搭救才得免死。
戴笠
此后,袁殊就不仅是岩井的秘密情报人员,而且是岩井扶持的一名公开的“汉奸”了。这样袁殊成了罕见的兼具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背景的“五面间谍”,从各方内部为中共获取了大量情报。当然,他的这些交叉潜伏活动都由潘汉年在幕后指挥。
日本情报机构“岩井公馆”
为掣肘汪伪汉奸势力,岩井英一让袁殊出面组织一个“兴亚建国同盟”,作为麻痹消磨中国人民斗志的文化团体,加入到汪伪政府中去。袁殊根据其要求,在上海挂起了“兴亚建国运动本部”招牌,成立了“兴亚建国委员会”机构,并筹备出版《新中国报》和《兴亚》杂志。
袁殊(1948年)
“兴亚建国运动本部”表面上是一个接受日本外务省津贴支配的汉奸组织,实际是中共一个新的情报据点,不仅日本外务省拨给“兴亚”的20万军票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活动经费,而且在袁殊的具体操作下,一份份重要战略情报也从敌人心脏发送到了延安。
电视剧《伪装者》以袁殊为原型的明楼
袁殊从“岩井机关”获得的重要情报主要有: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1941年6月,德国即将进攻苏联,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这是涉及苏联远东红军能否调动的事情,对国内的阶级动向也很有关系。
袁殊晚年
——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简称“中传华夏”)党支部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胡振栋/摘编,供图:中传华夏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