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聚水成塘,土帮土成墙,庄稼地翻出了新花样;云推云成雨,风追风成浪,东西兄弟牵手谱写大爱华章……”从浙江南浔出发,扶贫协作歌曲《小康密码》踏着文化走亲的脚步,翻越千山万水来到四川广安,将励志奋进的美好乐章送到了广安人民身边。2018年,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将这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紧密连在一起。6年来,两地文旅农交融互动,促进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充分流动,为东西部协作注入了文旅新内涵。
凝心聚力 写一个美丽故事
浙江南浔,是被誉为“江南古镇的封面”的美丽城居;四川广安,孕育了一代伟人邓小平。自2018年4月结为扶贫协作友好单位以来,浔广两地心手相牵,相继建成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浔栖江南度假区、龙安柚加工厂等项目并投入运营,助力广安脱贫攻坚。
故事从一首歌开始。2020年上半年,南浔的文艺家不远万里来到广安采风,深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现场收集素材,深挖凝心聚力协作奔小康的精神风貌和美好景象。最终,两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创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歌曲《小康密码》。
“歌曲旋律以三度和五度大跳音程为主,三度音程在江南的曲调中很常见,而五度音程在四川民歌中较为常见。”南浔区文化馆副馆长、歌曲主创陈家骏介绍,该曲围绕两地民间文化元素和协作项目特点进行艺术化融合,歌颂了在党的领导下,两地人民凝心聚力、情深谊长的美丽故事,成为两地人民“文化相亲、民心相连”的生动写照。
四川广安和浙江南浔相隔千山万水,却有着美好的缘分和深厚的情谊。广安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邓术芳表示,音乐为媒、文化架桥,文化走亲交流活动是广安、南浔两地文旅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东西部协作注入了新内涵。
高频互动 创一道亮丽风景
2022年9月,“四川广安——浙江南浔文化走亲”在南浔区和孚镇长超村举行。广安川剧《变脸》、谐剧《雪花飘飘》、歌舞《唱起春天的故事》等文艺佳作让南浔的父老乡亲们眼前一亮。2023年7月,以“浔广相连、文化同心”为主题的四川广安——浙江南浔文化走亲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浔区千金中学举行。川北大木偶《绣长绸》、灯戏《滚灯》、传统舞蹈《云童舞》等非遗展演轮番上演,四川盘子《采花》、四川清音《柚丰收》、四川连响《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竹琴《渠江情思》等充分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同年11月,第八届广安龙安柚旅游文化节上,南浔演出的两首歌曲《渔家乐》《关于秋的情歌》韵律优美、声情并茂,为旅游文化节增光添彩。
文化走亲,越走越亲。6年来,两地深入推进跨区域文化交流,持续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携手促进两地文化繁荣。2023年4月,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大型交响组歌《春天颂歌》音乐会在南浔演出。在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振华看来,通过文化走亲,两地人民更加“心连心”,不仅促进了两地文化交融互动,更推动了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振兴 寻一把致富钥匙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浔栖江南度假区是浙江南浔与四川广安联合打造的东西部协作旅游重点项目之一。连日来,四川广安浔栖江南度假区人流不断,不少市民游客身着汉服,沉浸式体验“粉墙黛瓦、亭台楼榭,青苔石板、潺潺流水”的江南意境。商户王女士高兴地说:“度假区开放以来,我们这里的营业额翻了好几倍。人气旺了,生意也红火了。”
近年来,两地谋定而后动,以人才资源为支撑、产业合作为突破、政策扶持为保障,带动广安乡村文旅振兴。“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模式,鼓励优秀文旅企业参与广安文旅开发,支持广安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助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以实际行动推进东西部协同发展。”南浔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安区花桥镇竹林村新建的文化礼堂成为游客新晋“打卡”地,不少游客还在礼堂吃上“坝坝席”。“这个礼堂是在南浔的帮助下、按照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修建的,占地550平方米,是集接待、休闲活动、旅游和文化宣传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并配套小广场、停车位等设施。”花桥镇党委书记李林森介绍,文化礼堂的建成不但丰富了群众生活,还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
“广安浔栖江南度假区的建成使用是浙川两地在东西部协作大背景下,以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案例。”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对口工作专班主任郑峰表示,浙江、四川两省将持续深化文旅项目合作,通过开展文旅招商和项目推介、共建浙川政企交流平台、落实相关政策举措等方式,助力文旅与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东西部协作全面发展。
2024年5月6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广”交朋友 “浔”觅新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