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报名一启动,超65万人在线抢课,报名系统一度将要顶不住。这几天,技术支持一直在做平台压力测试,为周五做好准备。”3月4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宣布将于3月8日上午10点开启2024春季班报名,并于4月8日起的一周里,各课程轮番开课。
据上海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介绍,市民艺术夜校作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社会大美育重点项目之一,今年拟再次实现点位、招收学员倍增。此次春季班计划开出251点位、680课程,共招收学员15000名,并进一步向街镇延伸。其中,浦东、虹口、宝山、黄浦、普陀、嘉定、奉贤、闵行、徐汇和长宁10个区实现街镇全覆盖。各教学点课程丰富,非遗体验、艺术入门、生活美学、职场技能等,令人目不暇接。
网红空间成了夜校教学点位,电竞、中医等课程首次上线,令本次市民艺术夜校还未开启预报名就接到很多市民群众的多方咨询。例如,2023年1月1日开启的徐家汇书院此次首次加入夜校,为年轻人开设《国风动漫-十二生肖系列》课程;位于徐汇区文定路的胶集黑胶文化艺术共享社交平台也加入夜校。这里有古典的装修风格,海量的音乐收藏,其中的黑胶文化共享图书馆,也帮人们找到了更多音乐的交集。此次教学点将推出《沉浸式黑胶文化学习导赏》课,让更多人沉浸式体验黑胶文化;换颜重开的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升级为一站式的综合文化空间,今年也首次成为夜校教学点,为时尚、年轻群体推出治愈手碟课程,这也是今年黄浦区文化馆分校新增课程之一;位于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的工人新村228街坊,是1952年上海兴建的第一批“二万户”工人住宅之一,跨越70年历史,2023年这里迎来新生,它曾经是产业工人翘首以盼的“新居”,如今是人气高涨的全龄友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聚集地。本次春季班,228街坊首次开设夜校教学点,教授葡萄酒品鉴课程,让年轻人感受老记忆和新生活的并存……
“夜校的男女学员比例一直处于'二八'状态(即男性学员人数占20% ,女性学员占80%),我们一直在探索男性中青年感兴趣的课程,希望能够招收到更多男性学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徐皓对此次开设的电竞与中医课程对男性中青年的吸引力充满信心。竞技游戏近年来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火,此次春季班,闵行区虹桥爱琴海电竞教学点首次加入夜校,开出潮玩卡牌对战课程。据了解,这门课程基于TCG卡牌中的PTCG即宝可梦集换式卡牌进行对战系列的教学,能够让每位学员通过课程熟悉对战,游戏者通过收集的各种卡牌,根据自己的策略,灵活使用不同的卡牌去构组符合规则的套牌。“这个教学点位位于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闵行区夜虹桥街区,卡牌教学不仅受男性中青年喜爱,而且还有不少是亲子一起参加,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增进亲子感情,所以我们对这门课程很是期待。”闵行区群众艺术馆馆长、市民艺术夜校闵行分校负责人于晓敏如是说。
上海市群艺馆总校则与曙光医院合作开出三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医课程试水,有针对颈椎、腰椎等办公室毛病的伤科,以及医院里常常人满为患的儿科、妇科,让大家能利用中医知识治病于未病之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团委书记、社工部主任曹康 表示,曙光医院不仅是海派中医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地。“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职业暴露、育儿难题、女性健康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市民朋友几大关注问题之一。我们始终致力于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百姓生活紧密结合,让更多人受益这一医学体系。此次针对性开设的三个课程,也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医非遗,并将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推荐给市民,让学员有效预防和缓解相关问题,提升生活品质。”曹康相信这将会是中医文化课程与学员之间的一种双向奔赴。
在上海开设市民艺术夜校之前,老年文化艺术大学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办艺术普及类项目之一。其以专业的艺术师资队伍,举办了各类艺术特色培训班,让许多上班族尤其是年轻人羡慕不已。如今,老年文化艺术大学依旧活跃: 2023年培训班次达848次,全年服务人次26272人次。
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课程设置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课,线下课程16次课每门学费200元,线上课程16次课每门100元。 很多人觉得老年文化艺术大学是一座“围城”,与钱钟书笔下的“围城”不同,在这里“门外的人想进来,门里的人不想出去”。项目组相关负责人颇为无奈,“学霸特别多,而这里的霸,是霸着不走,他们太喜欢这所大学了。”这里不仅是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课堂,更是老年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找到爱好、找到精神寄托,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更精彩更自信。
2024年老年文化艺术大学春季班将于3月8日发布报名信息,3月11日启动网上报名,3月25日开学。此次将开设有11大类共35个课程项目(线上3个,线下32个),新增8门课程,涵盖了舞蹈、声乐、时装表演、国画、书法、经络瑜伽等。“以往老年人对戏曲和传统文化比较偏爱,近年来,主办方发现花艺、桥牌、手机视频等也颇受老年朋友关注,与舞蹈、声乐类同属热门。2024年经过受众调研,又创新策划开设生活时尚类及技能类的课程,如:花艺、桥牌、小视频制作、中国象棋等课程。”项目组负责人如是说。
市民艺术夜校多元优质,老年文化艺术大学亦不遑多让。当市民在纠结,“我55岁的时候是上夜校还是上老年大学?”时,4岁的小朋友也已找到了自己的美育学校——“周末美育大课堂”。这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针对“双减”推出的社会美育项目。
在内容设置上,周末美育大课堂与社会培训机构错开定位,关注亲子美育,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上海特色,并逐步向文化、自然、体育、科学等融合性美育课程转变。可以看到,周末美育课程不仅集齐“琴棋书画”四大“雅趣”,还有传统文化《少儿古谱诗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汉服礼仪、香囊、书法画扇等)《中式点心》《传统书画装裱入门》等。
今年周末美育大课堂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在聚焦艺术与文化的同时,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此外,周末大美育课堂的“版图”也在逐步扩张,除了市群艺馆总校之外,同时推出徐汇、闵行、普陀、静安、嘉定、杨浦、宝山、奉贤、青浦、金山、浦东、长宁12个区共32个教学点,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市各区拓展。今年春季班周末美育大课堂将于3月6日发布报名信息,3月7日上午十点开启报名,3月23日开始上课,计划开设85门课程,预计招生1千余人次。
“让美育伴随市民终身,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是我们的的使命。”吴鹏宏表示,上海正在一步步探索,努力打造一个全民、全龄、全时段、全域的社会大美育空间,来提升市民群众的美育素养,“让他们走进音乐厅能听得懂高雅音乐,走进剧场能懂剧场礼仪,走进美术场馆,能看得懂作品。”
事实上,自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以来,上海众多场馆、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全力打造“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去年,“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去年9月底已提前达成了原定目标。上海正以“社会大美育”引领着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中图片为活动相关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