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相约金秋

2023-08-10 10:10 来源: 文旅中国

伴随着演出行业的复苏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恢复,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双年届”的方式,于9月22日重启。

8月9日,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官方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举办。音乐节将以“共未来”为主题,从“音乐·青春·未来·态度”四个维度进行艺术诠释,并在为期24天的时间里,策划推出25场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音乐演出。与此同时,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深耕文化之都北京的古典音乐文化沃野,从以委约新作致敬前辈大师,到结合北京历史名园景观打造全新属于北京古迹传承的音乐体验,亦会带来属于年轻人的城市音乐系列。

聚焦青年发展,打造坚实平台

为青年音乐家提供展示平台,让世界聆听来自中国青年音乐家的声音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和音乐节多年来持续倾尽心血的事业与使命。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以支持青年音乐家和打造古典音乐文化新体验为切入点,打造全新概念、全新体验的专业古典音乐节。

“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处在走向全新未来的时代节点,从今天迈向未来的关键一步就在于中国青年音乐家们在世界舞台上能够提振音量。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担当中国青年音乐家们走向世界舞台的起点,成为全世界关注中国青年音乐家的聚焦点,成为中国音乐事业走向未来的新起点。”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对青年音乐家寄予厚望,对北京国际音乐节为青年人才们打造的扎实平台充满信心。

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艺术委员会主席 余隆

在艺术总监邹爽的策划下,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为更多的青年音乐家提供全新升级的展示与交流平台,邹爽还将携团队一起打造中国青年音乐力量在音乐节中相聚的盛会。集演唱、作曲、大提琴演奏于一身的青年音乐家林冰,青年指挥家金郁矿、孙一凡、俞极,青年演奏家梅第扬、莫漠、林瑞沣、鞠小夫、孙佳依、张浩天、聂佳鹏,青年歌唱家王云鹏、刘珅、韩音培这些全新的青年阵容及面孔将贯穿出现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各个不同的演出系列当中。

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大华城市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由著名导演易立明执导的海顿歌剧《月亮的世界》也将由中国青年歌唱家组成歌唱阵容,与青年指挥家俞极指挥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合作演绎。

由欧洲各国青年音乐家组成的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将作为驻节乐团参与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黄若、王颖、莎拉·斯科特、安娜·索尔瓦尔德斯多蒂尔、王斐南、沈逸文、李桢岩等中外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将和当代大师梅西安、乔治·本杰明在舞台上与马勒的经典作品展开对话。

新作云集振聋发聩、“中国概念”再添新意

2002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主席余隆首推“中国概念”,此后这一平台不断出现由中国发声的委约佳作。今年在这个平台上不断鼓励新人新作的机制将继续丰富委约名录,为中国概念提供全新内涵。

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开幕音乐会将以“纪念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创立101周年”为主旨,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民族乐团联合委约著名作曲家邹野,根据刘天华《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改进操》等器乐原作创作幻想交响组曲《聆听刘天华》将迎来世界首演。由青年指挥家杨洋携手中国爱乐乐团和北京民族乐团、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用时代强音感怀光辉历史,同台上演当代作曲家陈其钢的作品与来自老一辈作曲名家萧友梅、赵元任和刘天华笔下的音乐旋律,开启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序幕。

延续“中国概念”的传统,今年在艺术总监邹爽的全力推动下,马勒基金会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深度合作,以中外青年音乐家集结的驻节形式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呈现四场精彩音乐会,这四场音乐会将集中在“对话马勒作品”的主题之下,数位极具潜力的中外青年作曲家齐登台。

丰富演出开创新体验,让音乐与生活紧密关联

北京国际音乐节提出中国歌剧回家、德奥歌剧、新锐浸没式歌剧等全新概念。202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曾以“音乐不停息”为主题用最极致的240小时不断线的线上方式率先进入古典乐直播和线上内容策划的时代,今年,音乐体验重磅回归,推出“仅线下”的方式迎接这个期盼已久的音乐盛会。

将上演的西班牙拉夫拉前卫剧团的视觉交响《田园星球》是集合装置、表演、视觉、听觉充沛体验的交响音乐会,观众与演出通过手机APP与音乐互动,将地球颂歌和环保主题与观众生活的距离拉近,引导观众深入主题,引发深思。青年钢琴家张浩天则将现场音乐演奏跨界数字艺术,首次发布“数字艺术藏品”,开启音乐节在数字时代新次元的艺术探索。

北京国际音乐节持续多年策划推出的“城市系列”从都市潮流聚集地三里屯、城市地标中信大厦到凝结首都历史脉络的太庙、景山寿皇殿等历史文化名片,古典音乐走出音乐厅,通过“城市系列”深度融合北京的都市生活与城市文化。

“樂动名园”系列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开启的特别合作,将高质量的中外室内音乐经典与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呼应。此系列将在天坛公园神乐署以三场午间下午茶音乐会的形式隆重推出,包括古琴与龚琳娜共同呈现的新作品《胡笳十八拍》,来自香港管弦乐团与北京的三支二重奏共同呈现的室内音乐会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的艺术歌曲音乐会。

来自英国的“声剧场”打造全新改编版巴托克歌剧《蓝胡子城堡》将由伦敦小交响乐团领衔在北京喜剧院上演。作曲家郝维亚的中国首部科幻歌剧《七日》,将以半舞台的形式为一个未来异空间,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存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为切入点,用歌剧表演形式引起讨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思考。

艺术总监邹爽说:“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艺术机构,我们要将音乐节带到更多的年轻人身边,通过青年音乐家集结的热情、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将音乐进一步融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为观众提供更多融入古典音乐文化的途径;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激发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展开前沿思维想象的音乐创作,为更多的青年才俊提供机会,推出更多属于未来态度的作品,用青年集结的音乐力量向世界发声。”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邹爽

中外名家相会北京,打造国际艺术飨宴

在恢复国际间演出文化交流后,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通过广泛邀请国际知名团体和艺术家,集聚中国顶级乐团和音乐家共同登台的演出阵容,打造世界瞩目的音乐文化盛会,为全国文化中心、首都北京的文化事业增添新的一抹亮色。

其中,开幕音乐会由中国爱乐乐团和北京民族乐团合力呈现,其中《聆听刘天华》的世界首演将由两支乐团共同完成,中西交响合璧的艺术尝试将丰富交响乐艺术风格,探索交响音乐与中国音乐艺术相融合的新方法。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小提琴大师丹尼尔·霍普、青年钢琴家孙佳依和大提琴家聂佳鹏共同带来谭盾《武侠三部曲》交响音乐会,整场音乐会将连贯上演四首由大提琴、小提琴、钢琴和钢琴三重奏担任独奏声部的协奏曲作品,勾勒出经典影片《卧虎藏龙》《夜宴》和《英雄》中荡气回肠的武侠哲学,引申出关于中国人文精神和传统哲理的丰富思考。

上海交响乐团会奏响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委约的刘索拉交响舞曲《大闹天宫》,致敬中国动画跨越一个世纪的辉煌历史,致敬中国经典文化作品。广州交响乐团也会在新任艺术总监黄屹的带领下参与视觉交响《田园星球》的演出,从贝多芬著名的《第六交响曲》出发,奏响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的生民》与德国作曲家卡尔·韦伯的《战斗与胜利》《奥伯龙》等交响名作和来自非洲与欧洲的民歌民谣间或唱响,以“环境与保护”为线索,穿梭于人类音乐文化的丰富生态之中。

中国青年中提琴演奏家、柏林爱乐乐团首位中国乐手和声部首席梅第杨将领衔由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们组成的“柏林爱乐巴洛克独奏家合奏团”在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一系列巴洛克时期作品。世界级小提琴独奏家丹尼尔·霍普将以小提琴独奏的身份加入谭盾《武侠三部曲》交响音乐会的阵容。国际钢琴大师史蒂芬·霍夫将在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多位钢琴音乐作曲大师的名作和由自己创作的新作品。

以演奏现当代作品闻名世界的伦敦小交响乐团曾在2012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登台。今年,阔别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年之久的伦敦小交响乐团将再度回归,上演全新版本的歌剧《蓝胡子城堡》和一场现代作品室内乐音乐会。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将以驻节乐团的身份举办四场音乐会,与青年假声男高音歌唱家刘珅、钢琴家鞠小夫、男中音歌唱家王云鹏、女中音歌唱家韩音培等青年音乐家进行合作。

公益活动多元多彩,打造文化之都音乐全景地图

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策划推出十余场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在覆盖专业院校学生、音乐爱好者、广大市民等各类观众群体的同时,也在专业剧场、演艺新空间、社区艺术中心等城市空间开展一系列公益惠民活动。

歌剧《月亮的世界》《蓝胡子城堡》将策划推出公益导赏活动,从故事脉络到唱段亮点,从制作风格到舞台亮点,兼具普及性和知识性,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青年中提琴演奏家梅第杨和钢琴家史蒂芬·霍夫将举办公益大师课活动,面向专业院校学生和广大音乐学习者,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扩展学习者们的音乐学习理念。上海四重奏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会、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的系列音乐会将举办公开彩排活动,为观众展现一场精彩音乐会的成型过程,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丰富的观摩机会。

未来,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还会在颐和园著名的德和园大戏楼举办交响舞曲《大闹天宫》的亲子日活动,以动画片《大闹天宫》对孩子们的巨大吸引力和交响舞曲中的丰富音乐素材,与中国传统戏曲演出场所相结合,打造一场集传统音乐、古典戏曲和交响乐艺术于一体的音乐教育活动。

北京国际音乐节重要的公益品牌“儿童音乐会”将在今年迎来“童年回声·造梦佳年”北京爱乐合唱团四十周年特别音乐会,他们将用合唱为广大少儿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体验的合唱派对。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陈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