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著名艺术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亲善大使谭盾结合中国古老的武侠哲意和视觉艺术,为《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三部武侠电影作品创作了屡获殊荣的管弦乐配乐,以协奏曲的形式汇编成《武侠三部曲》,讴歌了三位英雄及其保卫人民、捍卫国家和传承传统价值观的决心。10月6日,在保利剧院,谭盾亲自担任指挥,与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丹尼尔·霍普、钢琴演奏家孙佳依和大提琴演奏家聂佳鹏携手中国爱乐乐团一同呈现了这部协奏曲。在舞台上,音乐作品配合电影片段的震撼视觉冲击力,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体验,成为了谭盾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会作品。
在《序曲》中,水向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发出审判和质问:“你们为何死去?又为何依然寻求重生与爱情?”在谭盾的武侠世界里,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分别代表了三个角色,《英雄》里为国仇家恨而亡的飞雪,《卧虎藏龙》中为江湖梦想中的灵魂之恋而死的玉娇龙,和《夜宴》里为欲望和复仇失去了生命与爱情的女皇婉儿。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通过三部协奏曲讲述自己的故事,依次回答了水的审判。
著名小提琴丹尼尔·霍普与中国爱乐演奏的《英雄协奏曲》,两把小提琴融合了北方中国的广袤气息与西方音乐的浪漫元素。西方小提琴象征着飞雪和如月两位女性,演奏出浪漫抒情的旋律,含蓄地表达爱情与个人情绪;而一把更换了丝弦的小提琴则代表着无名和残剑这两位男性,演奏出英勇高亢的中国古曲,营造出遥远大漠的荒凉气息。
大提琴家聂佳鹏与中国爱乐演绎的《卧虎藏龙协奏曲》依据谭盾荣获奥斯卡奖的《卧虎藏龙》电影配乐,受大提琴家马友友启发而作。这部作品分为六个乐章,大提琴独奏贯穿整个协奏曲,强烈反映了谭盾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兴趣,音乐巧妙地聚焦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创造出一种凝结两种音乐传统的当代声音。
在钢琴家孙佳依与中国爱乐乐团演绎的《夜宴协奏曲》中,谭盾从一开始就认为钢琴作为一种独特的乐器,能够将舞蹈和武术动作与整个管弦乐队衔接起来。乐曲的八个乐段均以电影情节或场景命名,钢琴在协调音乐与图像的关系时,呈现出复杂的情感纠葛。
终曲的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复活》,谭盾让三个乐器 (三位女主角) 的主题通过复调的写法重叠展现并展开,从远古到现代,成为三重奏《复活》,寓意和表达三种美丽人生与爱情的复活,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极具戏剧张力的打击乐元素、充满史诗感的磅礴交响,在武侠世界的爱恨情仇跃然弦上,画面与音乐紧紧相扣,给听众们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受理查德·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启发,谭盾于2013年创作了《武侠三部曲》的第四乐章《复活三重协奏曲》。这部协奏曲为纪念理查德·瓦格纳诞辰200 周年而作,将三位悲剧角色的主题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音乐叙事,“从古至今,只为复活爱与生命”。
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了多部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音乐作品,而《武侠三部曲》音乐会以武侠为切入点,通过音乐与影像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气概。快意江湖、刀光剑影的背后,是中国人对于忠孝节义的思考,这些思考从古代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侠客们为了民族利益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决心和勇气,更能感受到他们背后所蕴含的“侠义”精神内核。在“全明星”阵容音乐家以及中国爱乐乐团的演绎下,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跳跃、奔腾,如同侠客们在江湖中奋勇前行。
(摄影/卢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