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评论 |《把一切献给党》用饱含诗意与温度的舞台语言讴歌信仰力量

2021-11-04 17:35 来源: 文旅中国

《把一切献给党》剧照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广大艺术工作者以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凝聚共识,创作了一批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品力作,其中大连话剧团原创话剧《把一切献给党》(杨锦峰编剧、王晓鹰导演)以诗化的舞台语言饱含温度地演绎了中国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的奋进人生,并借此呈现了中国第一代人民军工创业者的心灵世界与理想情怀,讴歌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信仰奋斗不止、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以多重舞台时空的构建激发共情

与普通线性叙事不同,该剧将现实时空、回忆时空、假想时空同台并置,现实时空与假想时空的交融对话,有力表现了吴运铎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图景,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情。这部取材于吴运铎同名自传小说的话剧,在革命伉俪吴运铎与陆平晚年忆往昔的一次对话中展开,讲述了吴运铎接受信仰、加入新四军、研制武器炮弹等人生节点,再现了其冒着生命危险研究弹药,被炸伤200余处仍从事兵工事业的真实历程。

是什么力量使他在被炸掉4个手指和一条腿,被炸瞎一只眼,另一只眼内还残存着弹片的情况下战胜死神?是信仰的力量。在戏剧现实时空中,该剧穿插并置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关联性假想时空,通过吴运铎与保尔的跨时空碰撞,阐发了支撑他们做抉择的共同信念,即他们一次次战胜自己、创造奇迹的动因——为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此外,剧中每一位志士在牺牲的一刻都会复现于假想时空,告白他们奋勇向前的无怨无悔,彰显了坚定信仰的力量。

以革命与爱情、友情的交织暖人心

一部优秀舞台创作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有质感的人物塑造,而有质感的人物形象展现于有温度的细节。该剧在塑造吴运铎的革命形象的同时,细腻呈现了其作为平凡个体的情感体验,有热烈甜美的爱情,有肝胆相照的友情,生动刻画了陆平、洪先生、罗克绳、吴师孟、秦永祥、吴屏周等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艺术群像。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一样,话剧中的吴运铎既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男人。在简陋的修械所,吴运铎与陆平相遇,因对唱民歌埋下爱情的种子。此后,吴运铎临危受命,为研制弹药被雷管炸残。尽管他渴望与陆平走到一起,却不愿残疾之身连累其未来。然而,志同道合的陆平与保尔遇见的冬妮娅不同,她决然地选择嫁给“一个为了信仰而坚定的男人。一个为了事业充满智慧的男人。一个为了革命而残疾的男人”。在假想时空,冬妮娅与陆平道出了两种爱情观:一种放弃真爱,怯懦地选择了看得见的幸福;一种拥抱真爱,勇敢地在烽火岁月与爱人生死相许。生命正因自由地追逐理想而如夏花般绚烂。

吴运铎与战友的并肩作战也充满温情。当他初到新四军,与共产党人罗克绳促膝交谈之时,罗克绳边讲往事,边帮他补衣服,呈现了波澜壮阔历史中一个典型的柔情瞬间。在两次炸弹研究工作中,战友秦永祥、吴屏周分别因抢先拆弹而遭遇不测,他们在假想时空中告白,宁愿自我牺牲也要保全兵工事业的顶梁柱,表现了不畏生死的大勇大义。

以蕴藉隽永的舞台意象深化诗意

该剧还采取意识流的方式打造了耐人寻味的写意空间,将宏大叙事还原为微观意象表达,体现出中国式的诗意。旷野中遮风挡雨的树木是核心道具,象征中国共产党于黑暗中成为人民的依靠。舞台灯光以暖白色为主,辅以红色色块,寓意在民族存亡的艰苦岁月中仍充满温情与希望。

总的来看,全剧通过构建多重舞台时空和诗化舞台意象,记述了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以及中国兵工事业开拓者的心路历程,鲜活地呈现了基于崇高理想的革命爱情和革命友情,展现了中华民族最富活力的精神世界,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信仰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