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破题攻坚的十年,主题乐园、休闲度假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民间博物馆相继破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是转型升级的十年,A级旅游景区和休闲街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文化属性、彰显旅游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欣欣向荣,成为繁荣文旅市场的生力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襄阳在文旅深度融合上精准发力,将古城襄阳打造成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今年2月,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过去十年是襄阳旅游市场持续扩容的十年,也是旅游产业基础持续巩固和旅游产业体系持续完善的十年。他表示,襄阳要有信心率先建成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为“十四五”期间旅游业创新发展贡献襄阳样本。
襄阳唐城
文化铸魂,旅游筑基。十年来,多个重大文旅项目在襄阳大地落地开花。2015年,唐城景区建成开放,营造出盛世唐城穿越之旅的不眠之夜。2016年,汉城景区建成开放,复现了东汉光武中兴的风貌,彰显了枣阳传承历史文脉的独特魅力。2020年,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首开项目奇梦海滩开园迎客;2021年,中国首个陪伴式亲子乐园奇趣童年建成开放;今年4月29日,中国首个宇宙探索主题乐园奇幻谷开业,“文旅航母”扬帆远航。
今年10月1日,位于襄城昭明台四楼的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是襄阳首家戏曲艺术博物馆。在襄阳,像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这样的民间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民间博物馆更早进入“旅游圈”的是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2016年,建设路21号破茧成蝶。此后,银河运动公园、六〇三文创园、“建设汉江”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文创园层出不穷……工业文化与休闲旅游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与此同时,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全面提速。2020年,襄阳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襄阳市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位于东津新区的襄阳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大型公共文化场馆的提档升级,必将为襄阳市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襄阳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唐城景区、襄阳古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襄阳北街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近年来,文旅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融合发展新引擎动力澎湃。
据统计,襄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146.9亿元增至2020年的200.73亿元。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2021年,襄阳市旅游接待人次、接待收入分别为6338.09万人次、496.47亿元,与2019年相比呈现出“复元打平”态势。
谋篇布局,把舵定向。今年,《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出台。文化赋能工程、文旅项目强基工程、文旅产业延链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被写入三年行动方案。全市上下正朝着“到2024年,旅游接待人次超过8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的目标阔步迈进。
(图片由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