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村民导村晚 馆长来圆梦

2023-12-14 17:48 来源: 文旅中国

初冬农闲时节,天气晴好的傍晚,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银杯社区的文化广场,一群爱美的大妈们,紧张地排练着自创的广场舞;广兴洲镇沿江村村民服务中心,一群人在咿咿呀呀地吊着嗓子;柳林洲街道文化馆悠扬的古筝声不绝于耳……走进滨江环湖的君山区,你会发现这个建区历史不长,以各地移民为主的岳阳郊区,丰富多才的文艺生活已成为君山区群众闲暇时间的主流活动。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该区以“政府主导,群众自演”的模式,创新开展“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活动,即由村(社区)申报举办“村晚”,村民组织参演节目,君山区文旅广体局给于舞台、音响等设备和专业指导老师的支持,并对节目数量和质量进行兜底。激起了君山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热情,使得该区基层文化变得十分活跃。

“被动看”到“主动演” 我的舞台我做主

“柳林洲街道濠河村‘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活动,在‘欢乐世界’搞的,舞台背景好漂亮。”

“上个月钱粮湖镇银杯社区的‘村晚’好多人去看,听说还有专业的舞美老师做指导。”

近日,在君山区广兴洲镇沿江村,村里群众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村里正在申报“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活动。从几岁的孩童到古稀的老人都在摩拳擦掌,纷纷报名要送演自己拿手节目。

“高山田歌‘啰啰咚’在省里都拿过金奖,可还没有在家门口正式表演过,这次一定留个名额给我们。”君山区省级非遗项目“啰啰咚”传承人徐平,身着“啰啰咚”的传统服饰,用他那独特的原生态民歌的嗓音,直接找村支书“讨要”着“村晚”节目名额,引来周围群众的叫好声和掌声。

“以前区里‘送戏下乡’是送什么我们看什么,可众口难调,除了一些老人家,没什么人喜欢看。可这次是‘我的舞台我做主’,大家支持着呢!”正在给徐平报名表的村支书邓建辉介绍说,他已经接到不少乡友们询问电话,2名乡友明确表示要赞助“村晚”,还有几个在外打工的也在赶回来的路上了。

转身、抬头、挥手……在该村村民服务中心,一直在长沙打工的刘述炳正在给几个村民做表演示范。刘述炳从小就喜欢音乐,年轻时还参与组建过乐队,他听说区文化馆要帮家乡办“村晚”后,立马和单位调休赶回来的。由于表演经验丰富,这次他不但是一名节目演员,还是村里任命的“舞台导演”,所有参演的村民全听他指挥。刘述炳感慨表示,其实在基层想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很感谢“馆长”让他圆了一个“村晚梦”。

目前,君山区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办了13场“村晚”,覆盖了该区四镇一街道,场场爆满。“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活动已成为该区群众最为期盼的基层文化活动之一。


“送文化”到“种文化”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太爽了,随着我们古筝声响起,全场就安静下来,那种成就感无法言语。”家住柳林洲街道柳毅社区的村民曾嘉说起“村晚”,就十分激动。她从小就喜欢古筝,参加了三期区文化馆免费开设的古筝课后,她不但和老师同学们在自己社区的“村晚”上过了一把瘾,还在君山区举办的“江湖音乐美食露营节”上也小“火”了一把。

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常规的“送戏下乡”,已无法吸引人们的关注度,大家更注重的是体验感。于是君山区文旅广体局顺势而为,首先在“送文化”的同时开始“种文化”。针对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分别开设了乐器、主持人、舞蹈、唱歌、花鼓戏等培训班,吸引了一大批象曾嘉这样的群众参与进来,让不少群众都有了“一技之长”。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群众点单,政府培训”的互动,使得基层文化越来越活跃。然后该局再广泛开展“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活动,把舞台留给村民自己做主,舞台外的由政府负责,充分让群众拥有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热情。

同时,君山区还不断开辟基层文化阅读空间,实现农家书屋在全区75个村(社区)全覆盖,区图书馆还上线“数字图书馆”,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从而不断健全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并在活动中挖掘出了不少“民间文艺达人”,增加了基层文艺工作的力量。

今年65岁的何幕峥老先生,以前在歌舞团工作,退休后本是回乡养老的。在自己家乡钱粮湖镇银杯社区的“村晚”上,一人用唢呐、乐器联奏了一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轰动了整个社区。这让他成为该镇文化站的特聘老师,许多群众上门拜师学艺,而他悠闲的退休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

今年,君山区选送的文艺节目先后在第二届全国(钦州)渔歌邀请赛上荣获“孔雀湾金奖”;在岳阳市文化艺术节中荣获2个银奖。


“旁观者”到“参与者” 文化凝聚基层向心力

“婚事要新办,仪式简单又浪漫;丧事要简办,环境安全无隐患……”在君山区有一首群众自创的《新风歌》顺口溜传唱度很高,这是该区文化馆组织几位热心文艺的群众编出来的,在“村晚”上表演后,因为朗朗上口很快被大家熟记。在君山区“除陋习,树新风”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随着君山区以“政府主导,群众自演”为原则,以“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活动为核心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的全面推开。在君山区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的文化设施和文化馆派遣的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君山区的花鼓戏团、广场舞队、龙狮队、民乐队等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35个。这些文艺团体将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还将文艺创作深入到村里的乡村振兴、扫黑除恶、文明乡风、生态环保等方方面面。除了《新风歌》,该区群众还在“村晚”中表演了针对“防电诈”自编《我儿子在家》的小品;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我是扶贫干部》等一系列作品。同时随着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基层治理中,群众也逐步从以前“旁观者”也逐步转变为“参与者”。

“我们这里没有‘朝阳大妈’,但有‘广场舞’大妈!”君山区许市镇驻村辅警刘雄军,每到傍晚时候就会准时出现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和一些跳完广场舞的大妈聊聊天。大妈们总会把今天村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告诉他。刘雄军告诉我们,基层地广警力少,全靠了这些热心的大妈大爷们,现在村里的治安情况也越来越好。

以文化人,君山区的平安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方面面功工作都得到长足发展。据了解,今年该区的接处警就同比下降4.71%;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4.24%,破获刑事案件上升2.9%。平安建设的民意调查也一直在全市排在先进行列,该区柿树岭村还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村民导村晚,馆长来圆梦’不仅促进了基层文化繁荣,助力基层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还凝聚了‘乡愁’,增强了一个地区的凝聚力,更是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君山区委宣传部部长朱平表示,君山区已实现“镇镇有村晚”,目前正在全面部署,在“村晚”中开展直播带货、非遗展示等表现形式,让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努力让君山的文化更自信。

(君山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供图)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