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评论 | 寄情山水领悟人生真谛——评诗韵越剧《富春山居图》

2023-07-29 11:08 来源: 文旅中国

元代“四大山水画家”之首的黄公望,用一幅《富春山居图》让世人记住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由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创作部副主任、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优秀剧本奖”得主俞思含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戏剧导演学会会长、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文华导演奖”得主翁国生导演的新编大型诗韵越剧《富春山居图》,以黄公望之名,为杭州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量身定制的这道文旅大餐,巧妙构思、放飞想象,通过这个仕途多舛、一生坎坷的艺术形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赋能,再度擦亮《富春山居图》这张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片。

《富春山居图》以弘扬宋韵文化为主旨,以画家黄公望生平传奇为切入,把中国古代诗词、古曲、人文古画的内在品质和意蕴融为一体。全剧由《画宴》《画勉》《画情》《画逢》四场主戏及一个楔子构成,围绕黄公望与名姬江忆侬、才女管道升的情感牵缠,以及与画家倪瓒、书法家赵孟頫的艺术交游展开,旨在表现艺术对人生风浪之抚愈、艺术对人生维度之开拓、艺术对人生境界之丰盈的主题。

人物设置凸显典型契合

越剧《富春山居图》讲述的是元朝时,富春江畔画宴,黄公望本欲襄助好友倪瓒夺魁,却在无意间以画技赢得名姬江忆侬倾心。黄公望赏慕才女管道升,追随至大都为吏,却得知其已嫁与赵孟頫为妻。后黄公望因受上司章闾牵连入狱,江忆侬为救之而失音讯,黄公望始察心中挚爱早已是朝夕相伴的江忆侬。暮年,黄公望再游富春山水,真幻之间,与故人重逢,回望平生红尘悲欢,皆付于笔底丹青《富春山居图》。




全剧充分发挥越剧的抒情性、歌舞性、写意性等艺术特色,文本创作整体基调浪漫唯美、诗意空灵,将富春山水元素贯穿全剧,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其中既有淋漓尽致、细腻丰富的情感抒发,亦有开阔旷远、静水流深的留白之境,力求实现“剧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品格。

《富春山居图》人物关系虽简单,但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情感纠葛引人入胜。该剧没有延续既往黄公望的人物写法,也没有敷衍于惯常戏剧故事的详细诠释,而是另辟蹊径,设置了江忆侬、管道升、倪瓒、赵孟頫这四个核心人物,围绕黄公望人生境遇所遭受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和生死抉择,来细腻刻画这一远古人物内心深处复杂、痛苦、纠结诸种情绪的多层次变幻,以及他对山水、对绘画、对艺术的痴迷,对情感、对挚爱的坚守之心。

可以说,文学作品是创作者对人与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敏锐察探和发现。“90后”俞思含对黄公望这个历史人物的理解,通过她的剧本创作,做出了较好的诠释。“人生一世,须臾之间,如云似烟。我们追寻的到底是什么?最终留给后世的又将会是什么?”这些人生叩问,引领观众走进黄公望隐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孔子在《论语·里仁》十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指君子在义上明白,小人在利上明白。也就是说为大义在所不惜的,是义士;为大利在所不惜的,是利徒。那么,在《富春山居图》的第一场《画宴》里,就充分反映出了黄公望的这一君子之义——为成全好友倪瓒的心愿,他可以做到义无反顾。

富春江畔,年少的黄公望远赴江南名姬江忆侬设下的画宴,只为助力倪瓒觅得佳人的倾心。两人赴宴路上的插科打诨,玩笑逗乐中的搞笑言行,见出他们情谊的深厚,和黄公望对倪瓒的维护之心。虽然之后月老错牵了红线,但年少时真挚的友情,是一生的陪伴与铭记。当黄公望在大都为吏,却因上级牵连入狱,一直倾心于他的江忆侬可以散尽千金救之。出狱后的黄公望情志消沉、流落街头,又在倪瓒、赵孟頫等师友的点化抚慰下,纵游山水、寄思丹青。后来,迟暮之年的黄公望再度来到富春江畔,真幻恍然中,与年少的自己、昔日的故人相逢。于是,多年的红尘沉浮、世事艰辛,皆化成画作《富春山居图》……这样的情节贯通,不仅前后呼应,也彰显了情义无价的人心至美。

黄公望与江忆侬、管道升的情感纠葛,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铺垫与说明。同样是第一场《画宴》里,黄公望对江忆侬的初见,从两人的对唱中,可见出黄公望对其外表的欣赏与才艺的倾慕。黄公望对管道升的初见,则是画意上的肯定与赞赏,但为了好友的心意,黄公望又不惜毁了管道升的画作,让倪瓒拔得头筹;等到管道升的女儿身揭晓,不知不觉间黄公望已对她情根深种。这样的情景处理,既生动形象,又朴拙可爱,使中心人物一出场,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从而勾起他们一睹为快的审美期待。



且不论黄公望与倪瓒的哥们情谊有多铁,黄公望对管道升的浓情爱意有多深,以及江忆侬这个人物的真实性有几分,这些我们均已无从考究,但剧作家做这样的安排,凸显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富春江畔,桀骜不驯为红颜的名画家倪瓒、不受世俗羁绊的真才女管道升、仕途和绘画书法界地位很高的艺术前辈赵孟頫、为真爱赴汤蹈火的一代名姬江忆侬、心术不正的贪婪上司章闾、贯穿全剧前后起重要作用的配角碧珠,这些为衬托黄公望的人生轨迹而设置的鲜活人物群像,让600多年后的观众直观面对元朝政府的时代氛围,以及当时的人文色彩与精神意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细腻、优雅的情调。特别是每场戏之间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年岁跨度,剧中做到了无缝衔接、立意明确,足见功力与匠心。


纵观全剧,“追寻高远纯粹的艺术理想、清明通达的人生境界、真挚澄净的知交之谊、相依相随的伴侣之情!”“不惧风雨、不悲阴阳、不执过往、不问来路。向山水世界行去、向丹青天地行去!”这才是大起大落、尝遍人生甘苦的黄公望最后选择的人生哲理,这也是他最后选择的禅意生活,相信这种人生抉择所传递的深厚内涵,会引起现代人的心灵感悟与共鸣。

舞台呈现力求写意灵动

《富春山居图》以画家黄公望的生平传奇切入,将黄公望一生的命运起伏和家乡富春山水、杭州古城紧密融合,其人生画卷与笔下丹青徐徐展开、相辅相成,尽显文士风流,尽展富阳之美。



我们知道,艺术舞台最主要的任务是表现美,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由于有《富春山居图》这样一幅举世闻名的古代名画衬映,诗韵越剧《富春山居图》充满了中国人文意蕴,融汇了中国古代诗词、古曲、人文古画的品质于一体,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易于在舞台呈现上既具有现代的戏剧结构、独特的演绎样式,又不失传统的内在特质。它的表演手段又是本土的——运用江南越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在舞台上完成一次对人类永恒命题的表达和探索——整场戏立足于中国戏曲的传统本体,营造出元代文化古朴、交融的人文气质,并在剧中追求一种充满人文思辨的哲思力量。这其中既内含中国戏曲精美的形式体现,又具有历史诗剧般的宏大气魄。为此可以说,这部戏即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在全剧的演绎中,充分继承和发挥着戏曲艺术的表演程式,展现江南越剧灵秀、诗韵的舞台风格,同时,剧中规定的情景展现和复杂的人物情感剖析,又使整部戏流溢着象征寓意的意境美。



该剧还特具古希腊悲剧意蕴的中国寓言式舞台风韵,使整台戏充满元朝时期江南富春江畔的民俗风情,展现出了历史的沉重感、命运的玄幻性、人格的坚毅力和心境的清明度。于是,本剧的舞台演剧呈现具有一种人文越剧的特性和意境——简洁空灵、灵动诗韵,充满大写意的韵律和氛围,但同时又富有现代感:用灯光的色彩、切割、对比来突出剧中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舞美设计重点落于“秀丽富春江上”的意象载体,写意诗化的水韵气息,细腻多变的文人心境,元代富春的沧桑痕迹,江水奔腾的浩然气势,以及洋溢着人生况味和哲思意蕴的光影水景……舞美和灯光在此种意境中构想、变化、延伸,唯美吸睛。

导演风格推崇诗化寓意

《富春山居图》的整体艺术形态,“挥发本体”与“锐意创新”不悖地并行着,甚至可以说,“挥发本体”就体现在强烈的“创新”和有意味的探索突破形式中。因而,该剧的舞台演出,呈现出一种凝练而自由的独特形态——二度创作运用开放、感性的舞台艺术手笔,重新解读和定义这部独具品味的原创越剧文本。在色调简洁、构图感强烈的舞台空间里,用丰富的表演和舞台调度捕捉剧作的戏剧性,以此带来独特的舞台表现性、冲击力和新鲜感。


可以看出,翁国生导演将古希腊喜剧美学简洁、幽默、机智和滑稽的风格,与中国戏剧虚拟、象征和写意的风格相融合,将名画“富春山居图”巧妙融入戏曲的舞台美术和多媒体设计中,以好看、好玩、精美、雅致为总原则,让观众看明白的同时,充分享受到这场喜、悲剧带给人心灵的宣泄、净化、陶冶和升华,在欢笑中不失人性的思考。

比如第一场《画宴》,他运用戏曲的美学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写意的诗化寓言式呈现,黄公望、倪瓒、江忆侬、管道升的唱作念舞,俏皮风趣、逗人发笑,又合乎情理;比如第二场《画勉》,则运用越剧弦乐和弹拨乐的现场伴奏,来渲染黄公望这位元代“人文画家”心绪中的极端痛苦和心灵的苦苦挣扎;而江南越剧的独特舞蹈动作、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水”意象性气氛舞蹈,和山色空蒙的意境式水袖群舞、纱巾群舞又贯穿全剧,则展现出了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诗韵越剧化舞台展现形态;特别是令人潸然泪下、直击观者心灵的黄公望“富春江畔问天”“富春山居问境”前后两折重要的“独角戏段”,悲情的咏叹和吟唱抒发了主人公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令人扼腕叹息。翁导还在黄公望“入狱”这折戏中设计了一个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身段技巧“滑步飞跪接穿抢背”,以表现遭受冤屈、深陷死牢的黄公望在牢狱侍卫的逼迫下内心之痛苦和绝望。萧瑟阴冷的灯光衬映下,身披铠甲、手持蒙古钢叉的元大都侍卫凶神恶煞的逼迫、驱逐,黄公望与江忆侬生死离别、难舍难分……这一切通过吴素飞、冯轶辉等演员富有张力的舞台表演,为这部新编诗韵越剧的整体演绎增添了全新的艺术质感和多元的文化色彩。这种在新时代视野下打造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特色、在古典越剧表演范式中寻求当代文明素养的创作路径,生成为主创团队所构想、所追求的一种互为体用、文本开放的新型戏剧范式。



元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把中国山水画提到一个空前绝后的新高度,后人评价他的画风“笔势雄伟,意境简远”“神韵超逸而又天真烂漫”。他在79岁高龄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达到绘画创作的巅峰时刻,成就他人生的高光时刻。相信随着别有风味的诗韵越剧《富春山居图》搬上舞台,也必将风景秀美的富春山居提到一个文旅融合的新高度。

(图片由杭州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提供)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