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2022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在深圳图书馆启动。首场演讲嘉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以《科创与中国的经济未来》为题,与在场嘉宾、观众进行分享交流。
“展望深圳未来5年、10年,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华为和腾讯。”郑永年对深圳充满信心。“科创要有一个大的市场作为背景,深圳2000多万人口,我希望有更多的华为和腾讯诞生。”
面对当前的压力和暂时的困境,郑教授呼吁年轻人不要躺平。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极具科创条件,有望通过长足的发展实现对中国科创的引领。展望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他认为,未来经济发展是质量型经济发展,而与之相关的便是科创。“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科创,而是要打开门的科创。”
演讲结束后,郑永年教授与现场嘉宾、观众就地域嵌入式经济平台、深港科创合作,以及中国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莫大喜处长,深圳广电集团梅宏副主任,深圳图书馆张岩馆长等嘉宾出席当日的启动仪式。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党组成员、副院长范伟军提纲主持。
据了解,“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自2005年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7年,成为深圳的文艺精品,深受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喜爱的文化品牌。
17年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莫言、周国平、易中天、王蒙、康洪雷、毕淑敏、白岩松、李凤亮、王琦、朱虹、徐扬生、樊建平、樊纲、唐杰等1000多位中外名家学者,举办了1252场。异彩纷呈,雅俗共赏,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讲座。
“名家千余位,观众近千万”,“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市民的精神大粮仓”,被深圳市委市政府称其为“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2009年,荣获文化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奖”;2010年,被列为“文化部中国十大文化创新工程”;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授予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据悉,2022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将结合时事热点、历史节点、工作重点,计划举办40场系列精品讲座,全年共设置6个主题:5月以经济·科技为主题,6月是卫生·健康主题,7月的主题是社会·法治,8月围绕教育·历史主题展开,9月的文化·艺术主题,10月是喜迎二十大召开主题,11月的主题将是生态·文明。据悉,本月的6场讲座。除了郑永年畅论“科创与中国的经济未来”,卢洪洲将分享“全球新冠流行趋势和科学抗疫经验”、吴岩将介绍“在深圳发现中国科幻史”、潘占春细析“航天事业的科技发展史”,共同为观众献上“经济科技”的知识盛宴。
(供图:陈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