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 | 肖兴萍:公益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2023-09-04 14:27 来源: 文旅中国

2023年5月,是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成立一周年。这一年,也是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肖兴萍投身公益事业的第二十年。不同的数字背后,蕴含着相同的公益信念,那是一种初心不忘的坚定追求,也是向善而行的薪火相承。

肖兴萍下过乡,也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她的生涯与命运几乎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2003年,从她初涉公益至今已整整20年。“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付出,做的事能够真正帮助到一些人,就值得。”肖兴萍说。 

与公益结缘

肖兴萍与公益“结缘”,缘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2003年,在朋友的引荐下她接触到了国际狮子会(第一个在中国大陆设立分会的国际公益组织)。彼时,国际狮子会正与国家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刚刚于2002年在深圳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分会。那时的肖兴萍对公益了解甚少、对狮子会了解更不多。怀着一种很朴素、单纯地想要做点好事的想法,肖兴萍加入了深圳狮子会。

2004年,有两件事触动了她。

第一件事,是那年7月,肖兴萍参加了在美国底特律和加拿大温莎举办的第96届狮子会国际年会,全世界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狮友前往参会。在那里,让她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全球性公益组织、什么是人性向善的公益愿景的汇集,“我看到并体验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我学到了很多”,肖兴萍坦言道,这场盛会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非常吸引她。

第二件事,在同年8月,肖兴萍与深圳狮子会的狮友和医疗队爱心人士一起到西藏阿里参与白内障手术复明公益项目。这次行动卓越集团捐赠了10万元的医疗救助款。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地广人稀,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当时的阿里各种环境异常艰苦,特别是道路,由于路基薄弱经常被大雨冲毁,原计划两天的路程,花费了4天到达,由于对困难的预测严重不足、准备不充分,一路上汽车轮轴断裂、油箱进水等状况频频发生,导致他们被解放军救了三次。

那时的阿里县城普兰县,医疗基础设施很差。藏民因为这个公益免费手术,步行几十公里提前来到普兰县,住在两元一晚的客栈。医疗队到达已经是下午,却立即搭建手术台开始工作,手术做到一半停电了!肖兴萍与其他志愿者用多个手电筒替代无影灯,让医生得以继续做手术。手术一直持续到半夜才完成。第二天,当医生为病人揭开纱布、藏民重见光明那一刻的情景,令她毕生难忘。“白内障手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手术后大概七八个小时,昨天他还看不见,今天纱布揭开他就看见了,你明白这种感受吗?”回忆起当年,肖兴萍有些动容。这件事对她的触动很大。那一次行动,除了代表卓越集团和她自己作为狮友亲身经历参与,她还认捐了两例白内障手术费用一共1000元。肖兴萍当时想,区区1000元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改变他们的家庭,这真的是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西藏阿里一行,让肖兴萍找到了一个崭新的人生价值平台,也坚定了她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回到深圳后,她在深圳狮子会成立了中心区服务队,正式开启了她的公益人生,这一做就是20年。虽然中间经历了很多困苦、波折甚至打击,但作为卓越集团的公益项目实施者,作为深圳狮子会的一名资深狮友,她从未轻言放弃:

2005年初,南亚海啸,肖兴萍代表卓越集团捐资10万元,并在卓越公司所在地发起了筹资,共15万元悉数捐赠给国际狮子会赈灾救灾,这也是国内第一次由一家民营企业与民间社团联合为国际灾害救助的捐赠。

2006—2007年,卓越集团多次为粤北、湖南水灾捐款赈灾,肖兴萍与狮子会狮友一起奔赴灾区第一线,把赈灾款送到灾民手中。

2008年,汶川地震,卓越集团首先在汶川捐赠了500万元临时住宅安置款和200余万元的医药物资,随后又捐资300万元在深圳对口的陇南地区进行灾后重建。为考察重建项目、将资金用到实处,肖兴萍7月在当地县教育局工作人员陪同下,两天跑了3个县的12所学校进行实地调研,最后确定了文县丹堡小学、李家坪玉垒小学、成县苇子沟学校三所学校作为重建学校。接下来的一年,肖兴萍协调各种资源对接学校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2009年8月31日,三所学校按期投入使用。

2009—2011年,肖兴萍担任深圳狮子会(副)会长,开启了用企业思维建设与管理公益组织的实验:机构扁平化、“两免资格”获得与“5A”申请、《活动项目管理工作手册》《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以“红色行动 • 无偿献血” 、深圳“低视力康复”项目(三年后被列入深圳市残联“十二五规划”)为代表的品牌项目建设、组织核心文化梳理与宣讲、争获“鹏城慈善奖”组织美誉度建设等等,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启了深圳狮子会规范建设的新征程。

2012—2021年,肖兴萍担任中国狮子联会(常务)理事,分别出任财务长(4年)和教育培训委员会主席(5年),在当时国内大型社团没有任何可参照管理模式情况下,开发建设了全国性组织的财务管理6大体系,加固了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并取得“两免资格”;2016年开始出任中狮公益学院(常务)副院长,培养了数百名公益讲师,开发了几十门组织发展需要的课程,带领全国各地骨干讲师建立了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并成为狮子会国际总会最高级别的培训讲师,为全国狮子会的稳健发展打下了基础。

肖兴萍不仅“做公益”,而且关注公益学习并全情投入。2014年参加深圳市慈善会“星火二期”班学习,2016年成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首批学员,开始系统地学习公益课程和实践,并获奖学金分别到哈佛与乔治城大学专修公益领导力和语言提升课程,同时系统参访学习英国社会企业理论和实操,进行国内外公益课程交流学习等。

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成立

通过多年的公益实践和学习,肖兴萍对“公益+商业”以及社会企业的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也为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的成立及管理发展夯实了基础。

2017年从商业领域退休后,肖兴萍不仅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职务——深圳狮子会监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深港中心主席,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财务委员、理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校友会会长,全国心智障碍家长联盟监事等等,更是全力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的建设。

2022年4月11日,深圳市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获批成立。得益于卓越集团多年公益事业的奠基和影响力,基金会从提交申请到获批成立,仅花了三个多月时间。

不少人都很好奇,卓越集团在此之前已经做了20多年公益,为什么现在才成立基金会?肖兴萍说:成立基金会,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卓越集团“立足社会 回馈社会”的初心。作为卓越公益的探索者和奠基人,肖兴萍一方面很感谢集团和董事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很感谢深圳市民政局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对于肖兴萍来说,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一批年轻的公益专职人员一起开启企业公益探索之旅。

卓越集团前期做了大量的公益项目,有着丰富的公益项目经验,但对于一家新成立的企业基金会来说,很多事情还是要从头开始: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品牌建设等等。基金会成立一年多,在肖兴萍的领导下已经在深圳公益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其在机构建设与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广受赞誉。

构建企业公益生态

2023年5月,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已经成立一年。肖兴萍坦言,虽然在公益领域耕耘20年,但基金会的运作管理与社团大不一样,是一次相对更大的挑战。企业基金会与其他公益基金会也有着非常不同的使命:企业需要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响应政府号召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还必须考量捐赠者的意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设计、注重产出和效果,让捐赠和公益项目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除此之外,企业基金会的背景还应该承担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建设企业公益生态——不仅要组织员工志愿者队伍多参加公益活动,更要引导企业各层级人员公益观念的改变、要将公益与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要将商业的公益要素进行挖掘并放大,即从人到制度各个方面培育公益土壤,让更多员工去感知公益、参与公益,让商业向善!

基于这样的理念,对于基金会管理,肖兴萍带领团队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企业委托的公益项目,还从基金会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如成立企业员工志愿组织,为集团下属企业成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发展,将公益与商业相结合,实现共融共赢发展。

同时,在肖兴萍的引导下,基金会的员工们也认识到,企业基金会不仅要做好“公益项目”,更要做好相关“公益传播”。比如:要讲好卓越公益故事,让捐赠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企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社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其次,是探索打造卓越公益的范式,希望成为深圳公益行业的一个范例,让卓越的公益实践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一份力量。这一年,卓越公益:

在机构建设方面,团队、制度、信息化系统等方面已进入正常化运作;仅制度建设就完成了17项,卓越基金会的工作流程体系已经走向规范化。

在项目建设方面,团队一方面将过往仍在持续的项目进行了梳理归类,同时以现代的公益理念和科学方法对老项目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对新启动项目采用了一整套符合公共价值、在高效运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重视联动社会资源,在项目持续性、有效性、可复制性,从项目底层逻辑出发、从实效上下功夫。

在品牌建设方面,基金会在第一时间建立了官网、官微、公益月报等宣传媒介和平台,同时利用出资人的宣传渠道,为卓越公益基金会发声。虽然基金会成立才一年,但无论是政府、公益行业机构,还是卓越集团及下属企业,对卓越基金会这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布局三产融合发展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位于遥远的帕米尔高原,地属祖国西陲,按照党中央部署,2010年深圳市开始对口支援喀什、塔县,2017年卓越集团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开启了“卓越心·疆爱行”系列公益行动。2017—2020年,卓越集团在助残、教育和消费扶贫等方面投入了1200多万元,在塔县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2021年,肖兴萍和她的团队又一次来到塔县,在党和政府“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她思考卓越公益在新时期应当如何作为才能有效与当地村民一起创造“共同富裕”的生活。当班迪尔乡书记指着一片沙棘林说,“我们这海拔高,生长的作物不多,沙棘就是其中一种,它能抗击干旱、防风固沙。在别的地方,沙棘能做成产品,但我们两万亩的沙棘果全部挂在树上,就只能烂在地里!”这几句看似无足轻重的话却在肖兴萍心中引发了深入思考:能做点什么?如何帮到他们?如何变废为宝?如何让有健康价值的果实实现工业化价值?这就是后来卓越公益乡村振兴的方向。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援疆指挥部、深圳乡村振兴局、塔县县委县政府及班迪尔乡政府的指导支持下,肖兴萍带领卓越公益团队深耕不辍,协同整合多方资源,以塔县班迪尔乡为阵地,探索出了“公益+商业”双向赋能的卓越特色乡村振兴新模式。这一模式也获得了社会的肯定,2022年,乡村振兴项目“新疆塔县班迪尔乡幸福乡村计划”,不仅获得2022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项目”,还入选了中国网“第二届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一产种植基地打基础。肖兴萍提出,一定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力求公益项目能够促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赋能。

2021年8月,卓越公益确定了农业产业乡村振兴战略定位,当年收购沙棘原果30吨,注册“棘乐星球”品牌商标,首款沙棘产品上市;2022年,实施“班迪尔乡沙棘振兴梦公益项目”,实现“生态环保+经济效益”双提升;持续推动当地优化人工大果沙棘的良种培育,推动沙棘产品产业化。连续两年,卓越公益联动深圳狮子会扶持26户残疾家庭探索雪菊“庭院经济”;2022年,进一步推广并牵头撰写《帕米尔高原雪菊种植手册》,推动帕米尔高原雪菊品牌市场化。

2023年,在卓越公益的推动下,推动当地农特产品种植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近两年来,雪菊种植规模达到200亩,带动人工大果沙棘新增种植规模超1500亩、总种植规模超6500亩,黑枸杞种植规模500亩。

二产加工基地促发展。在深圳援疆指挥部援建必要设施的基础上,肖兴萍带领团队运用商业、社会企业的方式方法投入到可持续的公益实践探索。

2021年,卓越公益组织成立“卓越愿臻”加工企业和“卓越善行”销售企业,从0到1实现农特产原料、生产加工及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和一体化。两家社会企业营运首年共实现营收超400万元,帮扶收购雪菊超400公斤、沙棘60吨,开发公益产品品类近20种,为班迪尔乡村民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有效实现村民生活水平改善,逐步打通从“一产独步”到“三产融合”的乡村产业振兴脉络。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铸魂的重要作用。在“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战略指引下,卓越公益基金会结合新疆当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塔吉克族民族红色护边文化,整合深圳和喀什两地资源,通过联合社会力量助力喀什塔县的文旅产业建设,探索当地民族文化发展路径,在过去两年“两基三站”和一产二产建设的基础上,以“三产融合”方式给当地民众带来更多的增加收入机会,推动乡村振兴上一个新台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益,并非一朝一夕,并非立竿见影,肖兴萍深知公益之路并非坦途,但她坚信公益是共筑卓越人生必不可少的要素。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卓越公益团队围绕“疆爱行”“教育行”“公益行”“善在行”四个板块持续深耕,诚如她所言“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付出,做的事能够真正帮助到一些人,就值得。”

(内容来源: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