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龙年春节假期数据,全省纳入统计的833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488.1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4%、37.24%,较2019年同期增长3.86%、18.88%。春节期间,四川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群众1039.4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60%。
“旅游景区爆发强劲活力。”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四川全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人次、门票收入总量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老牌知名景区魅力依旧,17家5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57.8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84%、71.94%,其中,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接待人次同比分别超174.87%、149.19%、147.68%、133.60%。乐山大佛、峨眉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热门景区连续多日门票售罄。
文博游持续升温,三星堆、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三苏祠和江油李白纪念馆等成为群众新春游览打卡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在成都过文化年成为风潮,各类文博艺术展览持续升温,成都全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接待游客204.3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20%。成都市美术馆外呈现两圈排队长龙景象,共11.9万人次观众驻足欣赏“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
“记忆中的年味儿又回来了”,在四川各级文旅部门的精心准备下,今年春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营造出浓郁年味。其中,四川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以“千龙千狮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策划推出了1900余项重点活动。带着喜庆祥和新春祝愿的1780余支舞龙舞狮队喜气洋洋地进农村、进场镇、进街道、进社区、进景区等巡游、慰问和拜年,为每家每户送去新春的祝福。
成都组织的1300余场传统民俗和群众文化活动,创历史“最热”春节假日。随着成都市各类A级旅游景区持续丰富内涵品质、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体验感越来越好,深受游客欢迎,春节接待游客1103.8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13.4%。
甘孜“庆新春”系列活动鸣锣开唱,“圣洁贡嗄·龙腾祥瑞”烟花秀等陆续上演。广元翠云廊景区开展“点树交印”巡演、廊中筝语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古蜀道的文化魅力。内江川南大草原景区新春极光焰火草地狂欢节燃爆全场。攀枝花、资阳、德阳等地推出春节“村晚”、赏年画过大年等充满浓郁年味的民俗活动。
夜间经济让年味更足。在四川各地,夜游、夜演、夜食、夜购、夜展等“夜经济”催生新业态。成都举行“成都街头走一走 天府画卷迎新年”跨年盛典,武侯祠大庙会、 “夜游锦江”等以“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创新推出“非遗中国龙”等千余个灯组,共接待游客45.80万人次,撬动旅游综合消费4.82亿元。巴中推出大型夜游演艺“恩阳船说”,日接待游客超同期120%。眉山桂花湖景区彩灯光影大世界、泸州夜游文化街区—山河明月·醉酒城、南充“四季清晖”二十四节气实景展演等接连被央视报道。
龙年春节,玩冰雪、泡温泉、享阳光等冬日玩法备受游客青睐,峨眉山、九鼎山、曾家山等滑雪场以赏冰玩雪为突破口,不断拓展冰雪玩法。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通车运行,拉动阿坝州九黄线旅游人数激增,八方游客齐聚川西,赏叠瀑、蓝冰、彩池、雪峰、翠海等冬季美景,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凉山州推出“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系列主题活动,开通“西昌—沈阳”首条东北地区航线,吸引近万名东北游客。甘孜州依托海螺沟、木格措景区推出冰川温泉游,受到游客喜爱。攀枝花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赴一场“阳光之约”。“三州一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90.11万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
今年超长春节假期的各类惠民政策层出不穷,大大激发了人们出游的热情。广安推出“广安人游广安”门票五折、购文旅年票通玩川渝200余家景区等20余项优惠政策。绵阳推出“乐享惠客、华彩迎客、优服安客”“宠客”措施,发放文旅消费券200万元。遂宁面向全国消费者发放300万元“蜀里安逸 遂心遂意”文旅消费券。资阳安岳石刻·圆觉洞、卧佛院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
欢乐祥和、平安喜庆的新春氛围离不开贴心服务和安全保障。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四川各地加强服务供给,文博图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全力保障游客文化旅游消费需求。各地推出免费车位、免费专线、“爱心暖房”等活动,增强了人们出游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