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临沂是沂蒙精神发源地和红色基因富集区,也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和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一直以来,临沂市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致力于打造“书圣故里”书画艺术品牌,为文化“两创”添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6月2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沂市文化馆等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的“同源——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展,展出中国画入展作品229件,涉及内容包括乡村田园、都市生活、边疆风貌等,整体风格工写兼具、技法多元。这是该展览自2018年以来第3次在临沂市美术馆举办,集中展示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绘画同“起”源、同“形”源、同“神”源、同“心”源的深邃内涵,与此同时,也让临沂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美术作品,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艺术交流推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融入临沂城市文脉,
叫响“书圣故里”品牌
临沂历史悠久,文脉渊深,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于这里。其历史上还出现过曾子、荀子、匡衡、诸葛亮等杰出人物,颛臾古国、鄫国古城、琅琊古城等遗迹至今犹存。而作为王羲之、颜真卿故里,临沂如今被评为中国书法名城,是众多书画家、艺术家的汇聚之地。
除了悠长文脉,临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涌现了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革命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孕育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的建党精神在沂蒙老区这片红色沃土的具体承载、展现和升华,她从民族苦难、战火纷飞、顽强奋斗中走来,具有跨越时空的重要意义,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临沂市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的文旅发展思路,构建丰富的产品体系,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此基础上,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厚的历史文脉,不仅焕发了“两创”活力、彰显了时代价值,还成为推动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为创新“古色”,厚植“底色”,自2003年起,临沂市已连续举办了18届书圣文化节,累计举办羲之故里国际书画邀请展、“同源——中国画作品展”、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等展览活动及洗砚池雅集笔会等配套活动,营造了浓郁的书画艺术传承发展氛围,培育了文化品牌,提升了城市形象,也推动了文旅产业及关联行业蓬勃发展。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书圣故里 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同源——中国画作品展”两个国家级美术大展永久落户临沂,极大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自2018年起,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的关心支持下,“同源——中国画作品展”每两年举办一届,秉持书画同源传统理念,历届展览佳作频出,展现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勃勃生机;大批艺术新人崭露头角,成为艺术殿堂的新生力量,影响着书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同源——中国画作品展”的举办,不仅以国家级展览的质量和规模,推送了一批符合时代潮流和审美情趣的中国画佳作,展现了当代美术创作新生面,还在主题内容的鲜明性、艺术探索的开拓性、艺术技法的鉴赏性等方面,为临沂书画艺术创作的沃土植入了新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繁荣了临沂市新时代美术创作。以临沂本土美术家创作的入展作品《沂蒙摇篮》为例,创作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沂蒙母亲”王换于的真实事迹,以生动的艺术手法描摹了她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革命后代的英雄举动,弘扬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另外,许多入展作品都将沂蒙风物、民风民俗、红色文化、身边故事等作为创作对象,开拓了临沂本土美术创作的新视野、新题材、新境界,也展现了临沂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魅力。目前,“同源——中国画作品展”已成为全国性的美术盛会,也成为临沂美术展览活动的知名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普遍欢迎。
坚守“同源”理念,
展示当代中国画创作新貌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融汇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中国画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写意性或书写性,“书画同源”首先同的是“道”,其次同的是“技”,再次同的是“材”。其创作材料工具相同、技法评判标准相同、创作理念观点相同,自然就能得以广泛延续并获得历代认可。
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这一般被认为是“书画同源”理论的肇始。从唐张彦远所提出的“书画同体”“书画用笔同法”再到明何良俊主张的“书画本同出一源”,及至明清以后“书画同源”概念的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学者和书画理论家都不同程度地丰富了“书画同源”这一理论的内涵。
书画同“起”源,从人们最初的结绳记事发展到以图记事,最终导致文字产生,便为“书画同体而未分”提供了佐证。书画同“形”源,在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中国画的线条、墨韵,也处处透露着抽象之美,并超出形象之外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书画同“神”源,书法、中国画不仅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更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传统中国画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而成为表现“意象”的艺术,若画不能现其神韵,那就只不过是一纸水墨、淡彩而已。同样,书法艺术创作中往往也追求以抽象造型表达意境,最终达成“得意而忘象”的上佳境界。书画同“心”源,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附着于创作之中,书法与中国画创作因而成为其创作者“活”的人生写照,成了有“心”之物,并因创作者的不同而具备了各不相同的风格与品格。“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书画同源”则为中国书画艺术独秀于世界艺术之林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好地让传统绘画和书法文化圆融,正是举办历届“同源——中国画作品展”的宗旨所在。
临沂作为书圣故里、琅琊故郡、红色沃土,历届“同源——中国画作品展”在此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既展示了该市在传统书画传承发展方面厚实的群众基础,也反映了“书画同源”理念已获得业界广泛共识。一是创作者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并辐射至基层县(市、区),投稿作品、入展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二是自展览举办以来,《同源同梦》《远眺沂蒙别有洞天》《丹青寄情写故园》等一批作品取法多元、题材丰富、功底扎实、形式多样,受到大众喜爱。这些作品提倡写意性、书写性、创新性,强调以书入画、以画显书,均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激活传统、反映时代、表现生活,在现代语境中探索传统中国画语言的创新性表达,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笔墨传承,又有对当代社会文化的生动诠释,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下中国画创作的崭新面貌和较高境界。相关专家表示,“同源——中国画作品展”社会效益好,为广大群众奉上了高水平艺术盛宴,正说明展览以“同源”为主题的定位是准确的;同时,入展作品路子正、方法活、功底深,将为后续研究传统书画、追本溯源、汲取养分提供有力支撑,也会对临沂市文化艺术创作、展览、收藏、交流、研究等提供一系列宝贵经验。
高品质展览为媒,
打造美育和艺术交流新平台
近日,“同源——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的展讯发布后,临沂市民王丽爽第一时间就在临沂市美术馆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了观展预约。她告诉记者,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展讯,而在几年前,她也现场观摩了“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我感觉这个展览越办越好,题材很丰富,视觉冲击力很强。近期我也参加了其他多个公共文化场馆的展陈、体验活动,希望今后临沂有越来越多的高品位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舒适的文化服务。”王丽爽说。
据临沂市美术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历届“同源——中国画作品展”实际观众量、展项信息浏览量辐射全国、全网,该展项的策划和官方信息发布主体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专业性强、影响面大、受众群体多,宣传推广环节涵盖征稿、评审、入展结果发布、展出等全流程。除辐射业界人士外,主承办方等还通过媒体机构、自媒体平台加大该活动的推介力度,不仅打造了经得起检验的展览品牌,也在关联活动的综合社会效益上创下临沂市同类展览的历史之最。
与此同时,作为活动协办单位及展览场馆的临沂市美术馆也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借助数字化手段及多元活动策划助力“同源——中国画作品展”走得更远。近年来,临沂市美术馆在线上平台策划“与美同行 走进同源”对话入选作者栏目,邀请多位入选作者分享灵感来源、创作经历、参展体会,解读部分入展作品,并举办多场次的线下“带您看展”活动;开设“同源——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赏析板块,介绍相关作者,深入解读部分优秀作品;开展“看同源”中国画主题创作漫谈等名家讲座活动,面向公众讲解中国画主题创作的选题、立意、技法、装裱、投稿等环节事项;与该馆党建品牌结合,进行“一期一绘”主题推介,以优秀作品凝聚初心、践行使命……实现了多重手段具体阐释书画同源深厚内涵、展现琅琊故郡人文特质的目的,开拓了专业的书法、绘画交流平台,亦为人民群众打造了生动的美育课堂,同步获得“同源”品牌的高曝光度和高赞誉度。
在以国家级展览为媒促进艺术交流展示的同时,临沂市美术馆以“立足服务临沂文化,弘扬沂蒙精神,传承书画艺术,推动艺术创新”为宗旨,多年来,连续举办主题丰富的展览展示活动,打造品类多元的社会教育品牌,推出一系列生动扎实的公共课程,受到市民、游客厚爱。今年以来,临沂市美术馆已先后举办“文化惠民 金秋沂蒙”临沂市乡土人才书画摄影展、“书以载道 文以铸魂”——颜真卿名碑拓本特展、“锦绣沂蒙·盛世华章”第十一届临沂市“沂蒙文艺奖”获奖作品展、“如火烈烈”——五月书会大篆专题学术展等多个大型展览,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我们的节日·端午”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举办木艺手作、创意绘画等内容丰富的公益课堂及研学游活动等,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领略书画艺术、体验传统文化的好去处,也通过优化展陈、服务及打造美术书店、文创新空间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持续提升他们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
“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9月3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念“书圣”王羲之诞辰1715周年,以“羲之故里、翰墨沂蒙”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启。作为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的“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同步开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临沂市委宣传部、原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山东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协办,旨在进一步加深大众对中国书画悠久历史的认识,推动临沂“书圣故里”书画文化的发展,助力广大美术家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不断创作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优秀美术作品。
“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自2017年9月面向全国征稿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美术家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稿3300余件。经过严格甄选,初评入围作品473件,进入复评作品458件,入展作品244件,其中,包含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作品51件。
展览整体呈现出立意新颖、内容鲜活、形式多样、质量上乘的鲜明特点。展出作品突出呈现了美术家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齐鲁文脉的深情守望和对鲁南民俗、黄渤海沿岸民风民情的热情讴歌,此外,反映故园乡愁、丝绸之路、都市生活、时令美景等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主题均有所涉猎,展览作品工写俱佳、精彩纷呈。
“同源——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临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国画创作研究院、临沂市美术家协会、临沂大学美术学院、临沂画院、临沂市美术馆协办,于2020年11月23日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幕。
该展览自2020年6月面向全国征稿,得到了全国各地美术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稿件4986件,来稿量比上一届增加22.3%。经过严格初评,有438件作品进入复评,复评评选出入展作品241件,其中,包含64件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作品。
翰墨飘香书盛世,丹青溢彩谱华章。“同源——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展出作品突出呈现了创作者对时代精神及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同时,展现出创作者们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和勇于创新的使命担当。以抗击新冠疫情的主题创作作品为例,均以丰富的笔墨语言展示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了美术工作者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另外,入选作品中,无论是反映故园乡愁、都市生活的题材,还是描绘人文景观、逐梦科技的画作,都呈现出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创作主旋律,反映了书画家们融入生活、扎根人民练就的眼力、笔力,流露出真挚、丰沛的艺术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该届展览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举办,为此,有关方面制定了完备的应急预案和配套工作方案,对展览期间的防疫物资、来稿和现场消杀、暂存库房、展线搭建、作品装裱、陈列布展、场馆开放等环节作出详细分工和人员配套安排,确保了展览如期举办和所涉及各个层面所需的专业技术标准不打折扣。
“同源——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山东中国画创作研究院、临沂市美术家协会、临沂大学美术学院、临沂市文化馆(临沂画院、临沂市美术馆)协办,于2023年6月29日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幕。
展览自2022年10月面向全国征稿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美术工作者等的投稿作品3903件。评选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经评委会专家专业、严谨的评选,最终共有476件作品进入复评,从中遴选出入展作品229件。
“同源——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作品题材更广泛多元、形式更灵活生动、内容更丰富多彩,既反映了近几十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风貌的巨变,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在内容上,山水、花鸟、人物作品百花齐放,在画法上,写意、工笔交融互动,较好地体现了美术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展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旨趣和审美意趣,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均为“同源——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由临沂市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