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袱不断、笑声连连。12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精彩的演出收获观众阵阵掌声。
本届展演为期3天,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山东、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9个省(区、市)共70多位曲艺工作者参演,还有2名来自肯尼亚和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邵峰、李菁、王宏坤、贾旭明、郑健等知名相声小品演员,与苗阜、王声、陈印泉、侯振鹏、李丁、宋好、卢鑫、玉浩、金霏、陈曦、李寅飞、叶蓬、张春丰、白凯南、姜力琳、赵彦灵、洪方舟、李大成、王磊等曲艺界中坚力量登台献艺;同时鼓励更多相声小品新人挑大梁、当主角,李春熠、郭鸿斌、董建春、董彦彬、窦晨光、常鹏旭、李涵等青年才俊均有精彩呈现,参演演员平均年龄38.4岁。
展演积极扩大参与覆盖面,大多演员来自基层和专业曲艺院团,其中基层曲艺工作者占比近70%。既有来自中国广播说唱团、全总文工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铁路文工团和北京曲艺团等一线曲艺院团,还有来自辽宁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山东省文化馆、济南市槐荫区文化馆、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艺术团、成都市牡丹花职工曲艺艺术团、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曲艺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基层院团组织和高校。此外,本届展演吸引了西安青曲社、西安相声新势力、北京大逗相声社、贵州春黔社、重庆逗乐坊等新曲艺组织的优秀青年曲艺工作者参与,占比超过30%。
展演注重把“两个优势”聚焦到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上来,原创新创节目占比超过90%。其中相声《如此热度》《手机丢了》《套路吧水浒》等节目是从今年中国曲协主抓的语言类精品创作工程等项目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节目;相声《“非”比寻常》《歌曲研究》《中国好舌头》、小品《板上钉钉》《换灯泡》、谐剧《我们的力量》等节目是从中国曲协主办的中国曲艺节等各大品牌活动以及各大区域性展演中选拔而出的优秀节目,其中部分节目曾在国家级及省级的群星奖等评奖中获得过奖项,较好地展现了当下语言类曲艺节目的整体创作表演水平。
前两场展演作为相声小品的综合类演出,由中国曲协从各地和各大平台近几年涌现出的优秀节目中产生。第三场展演为中国广播说唱团新作品专场,由知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戴志诚、武宾担任主持。3场展演24个参演节目以相声、小品为主,同时融入二人转、谐剧、含灯大鼓等特色曲种,这些作品聚焦重大主题和现实题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声《歌曲研究》《这个好》《北京北京,了解一下》《重庆,要得!》《三秦之宝》和谐剧《我们的力量》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伟大祖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赞颂赞美;小品《速度与激情》《换灯泡》《面子面馆》,相声《如此热度》《到底听谁的》《万能公式》对各种社会不良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相声《新说报菜名》《套路吧水浒》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新的解读;相声《中国好舌头》《手机丢了》《想多了吧》《知父莫如子》,小品《板上钉钉》等通过快板、贯口、方言等方式,演绎了老百姓身边的生活笑料;相声《“非”比寻常》结合传统相声表现技法,展现了外国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果;二人转《大西厢》片段和含灯大鼓《含灯赋》展示了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
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自2013年起至今连续成功举办10届,成为推动语言类曲艺节目创作和演出的重要品牌。本届展演团结引导广大语言类节目作者和演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语言类曲艺节目创演水平,推动新时代曲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由中国曲协提供,部分由张婷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