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宣部传媒监管局指导,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全民阅读 阅读与媒体”主题论坛将于2024年4月23日在云南昆明举办,并开展“全民阅读·阅读与媒体”系列主题活动。为此,“文旅中国”与“为你读诗”联合推出“诗意之旅”专栏,分享名人为你读诗,旨在引导公众参与阅读,推动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系列活动参与可扫描文末二维码,登录“文旅中国”客户端、关注“文旅中国”公众号或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征集报名通道,即可报名及作品报送。
https://v4.ccmapp.cn/local/html/mobile-resource/index.html#/ybo/activehome
今天,让我们一起收听卫东为我们带来的《寒食上冢》,开启全民阅读的诗意之旅。
▾点击收听▾
寒食上冢
作者:杨万里[宋]
为你读诗:卫东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关于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著有《诚斋集》等。
若时光可回转,想做麻糍给谁尝?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仲暮春交之时,雨水增多,万物出生。 眼前的草木、高桥,田野和小路,于时间的绵长里泛起诗人的哀愁,我们这才知晓是清明了。
麻糍中的艾叶,象征着长青。
中国人对吃颇为讲究,时令节气定有美食相伴方才圆满。宁波老话有“清明麻糍立夏团。”麻糍在江浙一带作为传统节日食俗流传至今。麻糍中的艾叶、松花粉,都是春天的应景之物,象征着长青,也蕴含了自然轮回和人伦亲情。
青麻糍
功效:理气血、逐湿寒、润心肺
配料: 艾草(青艾):100克
糯 米:300克
松花粉: 适量
小苏打: 少许
白糖 : 适量
制作步骤
1.新鲜的艾草清水洗净,挑去杂质。开水锅中加入少量小苏打后放入艾草,几分钟艾草变成深色捞出,晾到七成干备用。
2.浸泡一夜的糯米,碗内留刚好没过糯米的水量,上锅蒸三十分钟至米粒透明。
3.蒸好的糯米取出后趁热入石臼舂捣,舂捣过程中不断翻动糯米团并加入艾草和适量白糖。当糯米团细腻且黏性很强时即可取出。
4.打好的糯米团放在洒满松花粉的案板上,再从上方筛下适量松花粉后慢慢擀平至一厘米左右的厚度,再切成方形或菱形的小块,即可食用。
诗意的人
朱卫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新闻主播
「为你读诗」首席语言艺术指导
(内容来源于“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