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小提琴家杨晓宇挑战高难度作品集,《时间的年轮》展现一个人的千军万马

2023-09-11 13:42 来源: 文旅中国

9月9日,小提琴家杨晓宇以《时间的年轮》为主题在北京音乐厅带来技巧与音乐极为艰深、非常难演绎的作品集系列,用琴声勾勒“西方文明简史”。

当晚,杨晓宇倾情演绎了巴赫的《恰空》舞曲,泰勒曼幻想曲节选、克莱斯勒宣叙调与谐谑曲、帕格尼尼最著名的炫技作品《“心如止水”主题变奏曲》、欣德米特独奏奏鸣曲节选、施尼特凯《帕格尼尼的一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晚他带来备受期待的埃米尔·索列特、伊萨伊、由小提琴家米尔斯坦改编的钢琴家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和夏利诺的四部作品的国内首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呼。


杨晓宇是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兼指挥家,曾任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第一任乐团首席八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分会理事,是极其难得的兼并独奏、乐团和重奏的全面类型的演奏家。他以辉煌华丽并且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极富感染力及动人的现场演出著称。杨晓宇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艺术之家,母亲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兼教育家,父亲则是一位长笛演奏家。在父母的影响下,5岁正式学习小提琴。11岁时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跟随中国小提琴教育泰斗林耀基教授学习了8年之久,得到其真传及精髓。16岁那年荣获了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冠军。此后相继参加过重大国际小提琴比赛,均获佳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3岁起杨晓宇开始了他的职业演奏生涯,相继在国内外重大音乐节上和众多知名交响乐团都有过精彩的合作。此外,他还曾受邀担任过香港第一届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和韩国大田国际音乐节比赛以及维也纳国际音乐邀请赛的评委。20世纪伟大小提琴演奏大师里奇曾评论他:“演奏技巧全面,音乐里含有独特的趣味性”而当今小提琴演奏家温格洛夫曾听完他的演奏并评论:“他似乎是这个时代最棒的演奏家之一”。

这两年,杨晓宇不断地在他的音乐会上挑战新难度,先后以无间断方式演绎帕格尼尼24首和极具难度的伊萨伊《七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今年7月,他携手钢琴家孔嘉宁,与他一起珠联璧合完成了勃拉姆斯的全套奏鸣曲。这一次,则是《时间的年轮》。演奏家挑战高难度绝不仅仅是炫技,就像这一次的主题《时间的年轮》,杨晓宇透露,“之所以给这个音乐会主题以《时间的年轮》命名,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循着西方文明史的烙印以及发展的足迹,透过这些音乐我们能感受到时间在建筑、美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一个缩影。”

杨晓宇认为,此次音乐会对于独奏来说应该是一次史诗级的挑战,“它不是雅俗共赏的,也没有那么讨巧,而是纯粹的干货,随便哪一首拿出来都是世界顶级比赛的曲目,而且是一些有能力拿名次的人才会选择的曲目。之所以想把他们做成一个集结号就是想完整呈现时间的简史,而且是小提琴在没有钢伴的情况下,极致的一次完整展示,这是对器乐的致敬,也是对行业的致敬。”作为单旋律的弦乐乐器纯独奏去如此演绎这么多作品基本上是极其罕见的,即便是放眼国际也是一样。在曲目编排上,音乐会选择了几位伟大作曲家最为经典的作品,比如巴赫的《恰空》舞曲,帕格尼尼最著名的炫技作品《“心如止水”主题变奏曲》,这是帕格尼尼根据帕伊谢罗歌剧《磨坊女》中的咏叹调“我心惆怅”为主题改编而成的一首主题变奏曲,又名“G大调随想曲”,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中最难演奏的一首。

此外,当晚演奏的埃米尔·索列特作品集、伊萨伊《前奏曲》、李斯特—米尔斯坦《梅菲斯托圆舞曲》、夏利诺《小提琴随想曲》这四部作品都是国内首演。“这个曲目单在全球任何一位独奏家的现场演奏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它包含的曲目量实在是太广泛了。同时,这套曲目无论是难度、深度还有音乐性上,在全世界的小提琴舞台上在一场音乐会当中涵盖如此全面都是极为少见的。”杨晓宇认为,这也并不仅仅是一种挑战,自己作为音乐家从事音乐事业肩负着太多的使命感,“无论大家怎么理解,我都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表演需要接地气、雅俗共赏,但是我觉得在当打之年,在技术在线的情况下,需要有一次性对小提琴舞台、对观众、对音乐的致敬,需要挑战更高的难度,总要有人往沙漠里洒一滴泪,否则观众会停留在那些单旋律或者所谓的美的作品里,音乐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家,还是应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艺术。”

杨晓宇说,这场演出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是一部史诗级的“西方文明的简史”,曲目都是在小提琴独奏曲目里最难最艰深的,整个庞大的曲目量比伊萨伊全集和帕格尼尼全集都要艰深,它涵盖的曲目量实在是太广泛了,要求演奏者对每一个作品风格和性格要有的准确把握以及高超的技术操控力,“对于我来说,即便有了很强的技术储备,依然觉得难以操控,甚至不适合现场演奏。”

为筹备这场演出,杨晓宇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收集作品,他坦言,这场演出也承担了很多风险。“第一人称演奏,错了是不能改的,这是现场演奏的魅力,跟录音不一样,录音可以修。现场演奏需要集中精力,屏住呼吸,跟观众一起,纪念、朝拜,或者说,享受这一时刻,其中的风险也是要承担的。这是苦行僧的旅程。无论如何,这是非常震撼的。古希腊有句名言,音乐是可以净化心灵的,也是可以启迪智慧的。”杨晓宇认为,“每个人对演出的理解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把它当成工作,但是对我来说,对待演出永远抱着学习的态度,在这些伟大的作曲家、这些巨人面前永远是学习的姿态。你能把你看到的东西了解清楚就不错了,不可能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代言人。我从来没有去享受过重复演奏一首或几首曲目的快乐,我喜欢苦行僧式的艺术,不断挑战自我,这对于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图片由张学军摄)


责编:易卓